发布时间:2011-12-16 阅览数:6191
由《中国摄影报》主编曾星明作序、《中国摄影报》资深编辑解放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日前发行。该书集结了74位风光摄影家精粹作品,立意于风光摄影的三大要素:主体、光线和构图,阐述风光摄影的要义所在。书中用详细实用的拍摄技法为广大摄影爱好者开启成功拍摄的大门,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精确深入的作品评判带给摄影爱好者和初学者明晰的拍摄指导。读者不仅可以在鉴赏精美图片的同时,通过具有指导性价值的理性文字来获得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和知识传授,提高自己的影像觉悟;而且可以在影像创作者的拍摄手记等创作资料面前获得一种亲切的拍摄体验,反照自己的拍摄行为,得到一种个人认知的升华。
![]()
书名: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与构图
作者:解放主编,杨建坤等编著
书号:978-7-80686-969-7
开本:16
页码:168
定价:68元
《中国摄影报》主编 曾星明 作序强力推荐!
《中国摄影报》资深编辑 解放主编!
74位风光摄影家精粹作品集结!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为你带来知识的盛宴和视觉的震撼!
本书编辑手记:
风光摄影的美,只有经历过它的人才能够深刻理解。如果你也钟情于风光摄影,那么本书的74位风光摄影家将会是你最佳的带路者。他们的拍摄资料和心路历程可以满足你对技法的渴求和自身的认知,但显然,这不是本书的全部心意,因为美是需要用心去发现的,当只有技术而没有一颗感知美的心,也是徒劳。所以它还会给予你另一种叫做修养内心的能力,书中美的图像和有心的文字会给你的阅读带来惊喜,这也是它的美丽之处。那么,就让我们赶快开始这段炫丽的寻美之旅吧。
编辑推荐语:
本书理论和技法互补,欣赏和阅读相得益彰,可为你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充实的内心收获,不失为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70多位名家摄影师的经典之作为你带来绚烂的视觉享受
成功之作的一手拍摄资料将你带入摄影家的创作世界
详细实用的拍摄技法为你开启成功拍摄的大门
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为你带来丰富的内心感悟
■ 精确深入的作品评判为你带来明晰的拍摄指导
内容简介:
这是为风光摄影人精心准备的一本经典风光读物。它集结了70多位当下优秀风光摄影师的优秀作品,并立意于风光摄影的三大要素:主体、光线和构图,阐述风光摄影的要义所在。本书的认知篇,内容精炼,倾向理论性,读者可以在鉴赏精美图片的同时,通过具有指导性价值的理性文字来获得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和知识传授,提高自己的影像觉悟,是一种内在的提高。在评判篇中,读者可以在影像创作者的拍摄手记等创作资料面前获得一种亲切的拍摄体验,反照自己的拍摄行为,得到一种个人认知的升华。读者从中得到具体的拍摄经验和技巧,并在评判中得到对风光图像的理解和定义,指导自己以后的拍摄行为。
目 录
前言 006
认识风光摄影 008
风光摄影的主体 010
风光摄影的光线 012
风光摄影的构图 014
自然风光 017
认知篇 017
评判篇 092
人为景观 108
认知篇 108
评判篇 156
内容选读:
前言
在摄影术发明以来的一百多年历程中,摄影之所以成为艺术而存在,自有其内在的道理。人们通常说照相机是我们的第三只眼睛,而它所观看的世界是个什么模样呢?我想,其所呈现出的视觉样式,与我们人眼所能看到的模样定有差异。照相机是以几分之一秒、几十分之一秒,乃至几千分之一秒来定格世间万象的,这就是瞬间。该瞬间造就了与人眼的观看所不一样的视觉样式。是瞬间构造了摄影;而决定性瞬间构造了摄影艺术。相对于风光摄影这个国内时下从众最多的摄影门类,同样是一门瞬间艺术。其实,就瞬间而言,风光摄影如何能呈现出摄影之所以成为摄影的视觉样式,较之纪实摄影、新纪实摄影、观念摄影等门类,我认为,是更难的。原因之一在于,风光摄影所观看的对象——风光,信息量较少,且与人眼所看到的较难区分差异。瞬间如斯,更奈决定性瞬间何?那么,怎么办? 佛说,听,听到,证,悟,解脱,是提升之道。意即理论联系实践,周而复始,则生生不息。观看和借鉴,指导实践,再悟再总结,循环往复,则风光摄影之瞬间,之决定性瞬间,经年累月,方可达。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一书,窃以为,是上述所言之观看和借鉴的文本。 摄影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要迈入决定性瞬间的自由摄影王国,首先需要从摄影的技术入手。该书在此两方面皆有涉猎,而更偏重于前者,也就更有了实践的指导参照作用。该书的主编解放女士,是我的同事,在《中国摄影报》从事图片编辑多年,积累了颇多优秀的摄影资源,目力所及,必有芳草。兼之浙江摄影出版社的精良策划,更有资深编辑和摄影人的鼎力撰述,该书,值得一读!
《中国摄影报》主编曾星明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魔鬼城神光 摄影:居建新
拍摄地点:新疆克拉玛依魔鬼城
拍摄手记:《魔鬼城神光》,2005年冬季拍摄于新疆克拉玛依魔鬼城。那日我在等待日出,天气很寒冷,胶卷冻得卷不紧,边缘都出现了跑光现象。等到天亮时,才发现天空乌云密布,根本不可能看到日出。心灰意冷之余,正准备收拾相机离开时,奇迹出现了,太阳从一条云缝中射下一道光来,空中飘舞的雪花在逆光和暗调的背景里,显得格外迷人,像天女散花一样飘舞在空中。为了突出这条光束,我立即换了长焦镜头,变换了不同的曝光指数连续拍摄了数张。可惜好景易逝,太阳很快又藏进了云层里,再也没有露面。
拍摄手法:重点测光,迅速拍摄,用中灰渐变镜调整天地之间的光比。
拍摄器材和数据:宾得67,镜头300mm,f/11,1/60 秒
自然风光 认知篇+评判篇
主体、光线和构图
要想洞悉风光摄影,抓住三大要素是基础:主体、光线和构图。它们是你在获取成功画面时必须要面对的元素,而你所有的摄影行为,也皆因之而生。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莫诺湖 摄影:黄晞
拍摄地点:美国西部
拍摄手记:从旧金山一直往东行,沿120公路翻越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下山后就可以见到莫诺湖了。莫诺湖由于没有出口,湖水经长期蒸发,盐和矿物质沉积在湖中,而形成一堆堆像积雪般灰白色浮石,和火山灰散发出刺鼻的腥味。沙漠中的莫诺湖空空荡荡,毫无生气,只有落日的余晖才会为它生出一种苍茫和寂静中的庄严。
拍摄手法:等待太阳完全落下后15分钟左右,紫蓝色的光开始弥漫在湖面上,形成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刻。拍摄时我加了一块6号渐变灰镜,使光比更均匀。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eos-1ds mark ⅲ,佳能 ef 16-35mm/f2.8 l镜头,f/16,1.6秒,感光度iso50
注意事项:一般来说,落日后最佳拍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一定要在这个时段尽量从各个角度多拍。冬季湖边结冰,最好穿防滑鞋。
评判:这是一处迷人的黄昏景象,让人从中看到了一种恬静的美感。显然,倒映在湖面上的天空色彩丰富且富有节奏变化,给画面带来了生机。而远近大小各不相同的岩石或密或疏地分布在湖面上,给画面带来了乐趣和实质性的内容。
什么是最佳光线
相信这是每一位风光摄影师在迈进风光摄影这一绚丽王国时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其实,光线对于创作者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最佳,只有合适。每一种光线都有它的语言和气质,都可以让景物焕发美的光辉,摄影师要做的就是寻找到它的动人之处。若去掉这一层面,曙光和夕照无疑是最受风光摄影师喜爱的光线,再有就是云破天开时那一缕“希望”之光,因为它们总是那样特殊。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纪念碑谷公园 摄影:黄晞
拍摄地点:美国西部
拍摄手记:纪念碑谷公园(monument valley navajo tribal park) 位于亚利桑那州与犹他州交界的纳瓦活族印第安人保留地。在一望无际、万里红沙的谷地上,平空崛起一座座高达300米的平顶孤山,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感叹造化的神奇。仰望这些拔地而起的巨石: 暗红色的石壁、石柱、石笋,背靠蓝天白云,就像一尊尊巨大的雕塑矗立在红色的原野上。我突然明白,真正的自然美,远超出人类的想象。
拍摄手法:风光摄影中,平衡光比是极为重要的。虽然月亮已经升起,但天光还是很强。拍摄时我加了两块渐变灰镜,分别是3号和6号,并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 eos-1ds mark ⅲ,佳能 ef 16-35mm/f2.8 l镜头,f/16,1/2秒,感光度iso50
注意事项:我运气不错,遇上了满月和浮云。这地方一般少有云出现,且冬季寒冷、风大,拍摄时要特别注意三脚架的稳定和自身的保暖。
评判:照片运用滤镜有效地控制住了光比,使原本明暗跨度极大的景物,其细节都得到了丰富呈现。一抹阳光照亮突兀的石壁,赋予其光线所特有的神秘性和凸显性,并成为画面的兴趣中心。
大气透度
大气的透度变化会对风光创作带来直接的影响,而影响当然都是两面性的。一个成熟的风光摄影师会懂得如何将这种影响变成创作的积极因素,为自己的画面服务。比如,大气透度极好的晴天,摄影师更愿意选择拍摄大场景,意在表现深远而清晰的空间意境。而当有雾气的天气,可选择拍摄小景或近景,利用雾气带来的朦胧感,营造别样的空间效果。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晨 雾 摄影:蓝建民
拍摄地点:江西赣州市郊区
拍摄手记:大雾天是朦胧、神秘的,它把一切景物都简单化,使物体变得纯粹。12月的赣州已进入严寒时节,在清晨,骑着摩托车到郊外,双手会被冻得失去知觉。但我眼前的景色已把寒冷驱赶得无影无踪——浓雾中的四棵松树婀娜多姿,如同两对情侣,紧紧依偎、相互缠绕。雾把背景滤得干净纯洁,只有太阳睁着蒙眬的眼睛窥视它们的亲密。
摄影手法:根据雾天光线,增加0.7级曝光,使画面更加纯洁。
拍摄器材和数据:f/5.6,1/180秒,感光度iso100,+ 0.7级曝光补偿
注意事项:天气寒冷,相机从包里取出后要在露天环境中适应几分钟,以防止镜头结雾。
评判:雾气犹如一支神秘的画笔,巧妙地运用它,可以把平凡的景象幻化出诱人的美。这张照片中的雾气,不仅简化了背景,还营造出景物虚实轻重的前后对比,并加强了两组树木间的透视空间感,画面意味十足。雾气对突出简化了的两组树木形成前后呼应关系,达到视觉上的均衡,并把树木生动的形象醒目化,简约化。
了解拍摄地
在风光摄影之前,对拍摄地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将对拍摄异常有利。它可以为你的拍摄行为作出指导,让你有备无患。你可以通过网络、电视、书刊,甚至与当地人交谈来获得相关的信息。当对拍摄地的气候特征、天气变化、风光特色等有所把握后,你便可以有所作为了。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小河弯弯 摄影:马俊
拍摄地点: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
拍摄手记:我的焦点虽从没离开过草原,但要拍好草原并非易事,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俗套的陷阱。此次,我并未急着拍摄,而是坐在距小河不远的小山上静静地思考:乌珠穆沁草原到底哪里让我流连忘返?我凝视着流淌着弯弯小河的草原,小河静悄悄地流过,那种神秘和幽深打动了我。我举起相机,聚焦在了小河的“s”弯处,但总觉着缺少些草原的灵气和动感,于是我将小山坡边缘被夕阳映照下的绿草也收进了画面,再加上小山阴影构成的斜线,丰富了画面内的线条,前景使画面变得灵动,蜿蜒流淌的小河匍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准确体现了草原的静谧与深邃。
拍摄手法:确定拍摄题材后,要尽一切努力,将最能表现自己情感的构图元素突出表现出来,同时也不能忘记丰富画面的层次。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 eos 5d,28-70mm镜头,f/9.0,1/60秒,感光度iso250
评判:摄影是光的艺术。这幅作品因为光影的存在而使画面充满层次,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远处蜿蜒的河流和近处被照亮的茅草,因为中间的山影而仿佛变生出两个世界,“s”形的河流在画面中被赋予永恒的符号特性,它的曲线美感和饱满色彩彰显着孕育大地的母性光辉,具有深刻的内涵。
点、线、面的极简设计
设计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和组织行为。在画面中对景物进行设计,运用点、线、面要素的构成和分解,在优良的“减法运算”中达到一种各要素各司其职的极简“行为”,使画面呈现出空灵、简约的设计意境。这也是一种极富渲染性的创作行为。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梦里水乡 摄影:周建根
拍摄地点:苏州市相城区227省道旁
拍摄手记:2008年2月20日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驱车40多公里,从苏州市区赶到乡下的一个小镇去上班。在冬天清晨的郊外,偶尔会出现一段段的矮脚雾,只要遇到比较理想的场景,定能拍出好照片。当汽车路过一段公路时,一条颇具曲线美感的田埂,在晨曦的矮脚雾中若隐若现,似是一幅梦境中的水乡画卷。这一情景仅持续了几分钟,而后便随着太阳的升起烟消云散了,而我正是凭着对这一带地理环境的熟悉,才有幸在这短短瞬间抓拍到了这一美妙画面。
拍摄手法:抓住时机,选择最佳角度,拍摄最佳瞬间。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 eos 5d,f/13,1/320秒
注意事项:在公路旁拍摄,要注意避让过往车辆;在溪边拍摄,要注意草地湿滑。
评判:作品对拍摄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各种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了画面里。清晨的光线柔美幻化,低色温带来的暖色调统一了整个画面,低矮的薄雾将景物朦胧抽象,把整个画面简约淡化,三三两两浮现的线条,一处隐约的小屋,加之干净的天地,点、线、面的精简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稍纵即逝
对于风光摄影,稍纵即逝总会伴随左右,这也在时刻考验着风光摄影师们。面对这一光线特性,就可能需要摄影师做好更多的自身准备—— 一方面要通过实地考察,熟悉场地的习性,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拍摄,充分研究所拍照片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并在下一次的拍摄中做好充分准备,直到最佳光线的到来,并完美捕获之。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红 云 摄影:钱晋群
拍摄地点:西藏阿里
拍摄手记:经过千里跋涉,我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阿里。而据当地人说,阿里10月下大雪并不多见,这次却让我赶上了。西藏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白天是否有云,只要是晴天,那么傍晚就很容易出现彩霞满天的情景,而且与那雪山一样,也是气势磅礴,为内地所难得一见。而我幸运地遇上不一般的雪和不一般的云,在它们的装扮下,阿里雪山显得更加神秘和壮观。
拍摄手法:仔细观察,在连绵雪山与云彩的众多场景中,寻找出能够吸引人的兴趣点。由于风很大,要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以保证画面清晰。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 ⅱ,24-105mm镜头,f/11,1/200秒,焦距105mm,感光度iso500
评判:金色的光辉映照浮云,并打在覆雪的山脊上,彰显神性。前后两座山体一冷一暖,一深一浅,一柔一刚,彼此呼应之下,更显对比之优美。而如此气势磅礴的场景,却分外透露出一份宁静与平和,正如作品往往与它的创造者心意相通一般,可见创作者当时的那份心境,以及一种人生的沉着态度。
光源的认识
在风光摄影中,光源直接决定着光线的性质变化,因此,对光源作出正确的认识和应对,就可以更好地运用光线。光源有颜色、大小、高度、方向、软硬等特征变化,它们都影响着你对画面效果的决断:比如光源的颜色——早晚的暖色光、蓝天的冷色光等将影响你是否使用滤镜,是否应保持原有光的色彩;比如光源的大小——像太阳光那样直射的点光源,或阴天下那样的散射光源,可能会影响你对景物的选择;再如光源的高度和方向——早晚的阳光和正午的阳光,是顺光还是侧光,都会影响你对阴影的处理和对物体质感与立体感的表达。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幽谷欢歌 摄影:郑培军
拍摄地点:陕北山区
拍摄手记:秋天是拍摄这类题材的极佳时节。此时草籽成熟,草丛中的昆虫较多,觅食的鸟儿异常活跃。我在拍摄这幅作品时,意在表达鸟儿与生存环境间的一种美好关系,并在杂乱的环境中精心提炼画面,用大逆光勾勒鸟儿闪动的翅膀,营造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祥和氛围。
拍摄手法:将相机设置在连拍功能,轻轻接近鸟儿的活动区域,构图时要注意环境的取舍,在鸟儿展翅飞翔时及时按下快门。
后期加工:进行简单的色彩对比度调整。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 eos 5d, 70-200mm/f2.8镜头,f/5.6,1/500秒
注意事项:在山谷中拍摄,要注意蚊虫叮咬,尽量不惊扰鸟儿,并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拍摄。
评判:金灿灿的美丽光线以逆光的形态温柔地投射在草地上,凸显草木和小鸟的轮廓形象,强化光影对比效果;小景深的运用,虚化背景,并进一步凸显小鸟的形体,而飞起的小鸟像一只只精灵轻盈美妙,安静祥和的氛围弥漫整个画面,如同一幅古典油画,带来美好的感情联想。
保持作品的可读性
观者在欣赏作品时,都不希望一目了然,全无悬念,他们希望能有一定的阅读空间,能从作品中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过于直白的作品不会吸引观者的目光,即使达不到像红酒一样的品味,也可以具有像咖啡一样的浓香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山 鹰 摄影:王殿成
拍摄地点:甘南
拍摄手记:2007年8月,我在经甘南到若尔盖的路上,看到初升朝阳的一缕暖光照在山脊之上,宛如棉纱一样的浓雾随着山势笼罩着山脊,更振奋人心的是有两只山鹰飞翔在云雾之上。见此情景,我迅速拿起相机,跑出车外,拍下了这张照片。
拍摄手法:抓住时机,迅速果敢地拍摄。在后期中,适当地压暗山梁,保留一处山脊的光线,突出山脊的形体美感和云雾的浓度。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eos-1ds markⅱ,f/5.6,1/125秒,感光度iso100
注意事项:像此种偶遇的景观,往往稍纵即逝,一定要时刻让自己的相机处在最佳状态,以方便及时抓拍。
评判:照片的美感在于画面中所渗透出来的力量感和生命力。沉稳厚重的大地、飘渺幻化的浓雾和翱翔于天际的山鹰层层排列于画面中,大气而富有章法。一抹金黄色的阳光打破了山脊的宁静,带来情感的象征,而上方鹰击长空,动势的力量成为了画面的精要所在。
眩 光
眩光是一种像差,它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每一款镜头之中。我们要做的是采用各种手段降低眩光对画面的影响,或合理利用眩光制造别样效果。眩光对画面的影响更多是负面的,但是,有才华的摄影师却可以让它为画面增光添彩。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赛里木湖 摄影:居建新
拍摄地点:新疆赛里木湖
拍摄手记:2002年5月,天气开始升温,万木绿意葱茏,生机盎然。5月3日我来到了赛里木湖,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因为这里还是一派寒冬景象,湖面上千里冰封,湖边上被风堆积的冰墙层层叠叠,十分壮观。我在冰墙边转了很久,发现一个融化的冰洞,立即换上了广角镜头,夸张了冰洞与背景的透视关系。测光后发现,天地之间的光比反差太大,曝光值数在正负4-5级,我使用中灰渐变镜对天地的光比反差进行调整,获得此照。
拍摄器材和数据:宾得67h,35mm镜头,柯达vs100反转片,f/22,1/125秒,使用中灰渐变镜
注意事项:注意防滑,并有效控制光比反差。
评判:照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利用了一种形态的相似性(前景在影调下所形成的内在结构与云层和其水面倒影所结成的构造)和色调的统一性来协调画面,并采用逆光,运用云层和雪块的半透明属性使观众恍惚,让人感觉仿佛是在云端,而前景中雪块的细节质感却把要进一步阅读的观者拉回现实,此一感觉反差不能不说美妙。
要有艺术的眼光
风光摄影的技术仿佛日渐为摄影者们所膜拜,看看有关摄影的报刊杂志、网站广告、讲座讲堂的内容便知一斑。它们都在告诉大家如何使用技术,如何速成大作。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不良的导向。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无止境的追求只会让你“走火入魔”,这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真正的风光摄影师会懂得如何平衡技术和艺术间的关系。当达到一定的技术支持以后,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用艺术的眼光去运用技术,寻求画面的内涵表达,即本质性。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羚羊谷 摄影:黄晞
拍摄地点:美国西部
拍摄手记:羚羊谷(antelope canyon)位于亚利桑那州佩格镇附近,靠近马蹄湾。峡谷中诡异的岩石形状是砂岩经过百万年的各种侵蚀力所形成的。这里谷底狭窄,幽暗的光线从谷顶的狭缝渗透进来,通过玫红色岩壁的多次折射,由明到暗,由浅入深,再经过相机长时间曝光而发生色变,形成红橙黄蓝紫各种色彩。用移步换景也不足以形容羚羊谷的千变万化,每次驻足,光线、角度不同,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致。这里的确是视觉奇迹。
拍摄手法:在昏暗的环境下,佳能markⅲ允许我采用围绕亮部与中灰部进行多点点测光综合曝光值拍摄,从而拥有完美曝光。这是专业级机身所带来的好处。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 eos-1ds mark ⅲ,佳能ef16-35mm/f2.8l镜头,f/9,5秒,感光度iso200
注意事项:如何平衡曝光组合是慢门拍摄时最应该注意的,以及iso值与快门速度(噪点)以及光圈(景深)之间的关系。建议用相同曝光值的不同曝光组合多拍几组。
评判:作者对曝光的娴熟掌控,为画面带来丰富的影调层次以及色彩表现。岩石本身那富有动感特征的个性纹理,形成密集有序的潜在线条,使得整个画面充满动感和活力,仿佛流动起来了一般。
情调的表达
画面的情调是一种感性的渲染,如同音乐带来的听觉色彩给予的那种情感体验一般。画面的情调是通过具体的光线来表达的。光线的不同性质会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情调,这也是引发观者不同感受的原因所在。通过光线的色彩、强弱、方向来制造一种氛围,赋予画面以情调特征,也是作品的独特之处。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霞染成山头 摄影:钱晋群
拍摄地点: 山东威海
拍摄手记:成山头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被人们称为“太阳启升的地方”。那天,我早早赶到海边,选好位置,支起三脚架,等候日出的到来。很快,火红的太阳跃出海平面,我开始将一幅幅美景收入镜头。同时,也在观察着太阳的变化,寻找着新的机会。太阳逐渐由红变黄,变白。当我尝试着变换角度,将耀眼的太阳置于镜头之外而对准主体时,奇迹发生了。在镜头里,一道道红色的霞光映照在成山头主峰上,这是只有通过相机镜头以特殊角度才能看到的光影奇观。霞光辉映下的成山头,如它的传说一样,充满了王者贵气。
拍摄手法:当阳光处于低角度时,将太阳置于镜头外侧适当位置,移动相机,就会得到所需要的效果。需用中灰渐变镜,以调整天地之间的光比反差。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30d,适马12-24mm镜头,f/ 16,1/30秒,焦距17mm,感光度iso200
评判:这幅作品让人吃惊!那斜扫画面,具有佛性寓意的彩光已是稀罕,更惊奇的是那穿越海平面,直指蓝天的突兀海岩通体光芒,那一行金灿灿的红字更如神来之笔,一时之下,让人恍惚,竟疑为佛境。如此奇妙之作,让人感叹!
线的深意
线无疑是画面构成中的基本元素,不管是显性的线还是隐性的线,我们都须知晓它们的深意。线在画面中除了引导观者的视线外,最直接的角色就是分割画面,同时又在分割画面内形成新的形状和区域,并以此与视觉产生互动,影响人们的情感认知。美的秩序便是从中产生出来的。构图就是大的视觉图形与若干小图形的有效组合,而线的深意便在此中。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乃林河 摄影:杨子建
拍摄地点: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瞒都宝力格苏木镇
拍摄手记:从高空俯瞰地面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将汽车的遥控器和dvd显示器组装成“可视遥控航拍装置”,利用氦气球把相机升空,通过地面上的监视器和遥控器控制相机对焦、取景。这种成本低廉的拍摄方式使我的“航拍”梦想成为现实。
拍摄手法:利用早晚气流相对稳定的时间来使气球升空,保持相机的稳定,确保画面的清晰度。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 eos 5d mark ⅱ,ef 17-40mm/f4l镜头,f/8,1/500秒,感光度iso200
注意事项: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在远离城市的草原航拍,首先要解决气体运输和回收有用的设备,每次拍摄都要拉一堆的瓶瓶罐罐。
评判:画面中蜿蜒曲折的河流成为吸引观者的视觉兴趣中心,是画面最具活力的因素,侧光的选择突出了地貌的质感,并有力刻画了河流的形体形象,使其在平整的地面上更富立体感,栩栩如生。
韵 律
韵律是一种高雅的感知,它的美生动、立体,绝对是你需要去研究的一个课题。这听起来仿佛有些抽象,但是,任何抽象的感知都是通过具象的表现来获得的。也就是说,韵律是你可以去创造的,而如何去创造,正是你需要去认知的。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叶与根的絮语 摄影:王小红
拍摄地点:临海三江湿地
拍摄手记:临海三江湿地是正在规划中的一个生态主题公园,在它的西边有一片面积将近300亩的红杉树林。12月北风起,红杉树叶随风洋洋洒洒地飘落下来,地面像铺上了厚厚的红地毯。中午时分,太阳光将树的影子投射到“红地毯”上,形成斑斓的色彩。大部分人在拍摄时都喜欢成片成片地取景,元素越多越好。我另辟蹊径,选择了树根、叶子和光影。
拍摄手法: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寻找有规律的主体,加上光影、色彩的配合,使画面更具韵味。
拍摄器材与数据:佳能5d mark ⅱ,f/8,1/80秒
注意事项:为营造好的光影效果,要选择有太阳的日子。因树木高大茂密,遮光能力强,最好是选择光线相对强烈的时间段拍摄,并要掌握好光的变化。
评判:拍摄者独特的视角为画面带来别样的美感。错落有致的树干奠定了画面的秩序,富于变化的光影和浓烈的色彩为画面带来情绪,感染观者。直立的树干与平铺的光影纵横交错,刚柔并济,一种如同乐曲的旋律感在画面上跳动,而画面深处的光线带来一种透气感和延伸感。
运 气
运气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字眼,很多风光摄影佳作都是运气成就的,但是完全归结于它,也失之偏颇。俗话说,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名优秀的风光摄影师绝不会只指望于运气,而舍弃努力的汗水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神女峰 摄影:李杰
拍摄地点:西藏梅里雪山
拍摄手记:这张梅里雪山神女峰照片是我在日出时拍摄的。拍摄这张照片的前一天,梅里雪山一直笼罩在雪幕和云层里,不见踪影,为此,我决定第二天继续等待。天公作美,第二天浓雾开始散去,让我有幸一睹梅里雪山的真容。为了表现神女峰的圣洁,充分体现画面的透视感,我采用小光圈增大景深,而低速快门的设定,使天空飘浮的云朵虚化。我个人感觉,天空中的云是改变、提升画面效果的好帮手。
拍摄器材和数据:宾得67,f/22,10秒,感光度iso100
评判: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便有了这幅佳作。日出的光线将山体照亮,使质感和立体感得到强化,而在构图上剪影化前景,使图像富有稳定性的同时,通过繁简和黑白的对比突出主体——神女峰。更值得称道的是,山顶那富有层次感的灰色云彩,飘渺幻化,更显神女峰的巍峨,并为画面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愉悦感
创作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那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体验,如果创作为你带来的是苦恼和困惑,那么就该到检讨自己的时候了,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健康、持久的创造力。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消 融 摄影:王殿成
拍摄地点:南美阿根廷
拍摄手记:在阿根廷上空,我从飞机舷窗上看到冰雪融化成线,极具动势,在阳光照射下,明暗映衬,竟巧夺天工得如一幅壮观的水墨画。既有具象之美,又有抽象之韵律,我迅速连拍数张后,美景即消失不见。
拍摄手法:采用高速快门,确保画面的清晰度。采用长焦镜头,拉近拍摄,带来更加细腻的画面。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18-200mm镜头,f/13,1/500秒,感光度iso100
注意事项:高空拍摄要确保高的快门速度,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感光度,最好采用速度优先模式,并注意人身安全。
评判:照片的美来自于绵延而下的冰川和内部排列的优美线条,更因为窗玻璃的影响而有些斑驳泛黄的光线影调也为画面带来另一种美感。蜿蜒的线条引导观者的视线,高视角的俯拍给画面带来宏大的场景感和广阔的视角,两边山脉更凸显冰川的形体。
联系性
不可否认,世间万物皆有联系。面对画面,面对整个拍摄行为,你知晓其内在的联系吗?事物间的关联错综复杂,而如何从错综复杂的关联中理出秩序,并简约之,是一种独特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一幅画面中,更体现在整个拍摄行为中。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相 望 摄影:袁鹏
拍摄地点:山东省莱芜市汶河边
拍摄手记:初冬的一个早晨,恰逢天降大雪,我照常外出创作。在河边,我被远处一棵矗立在河面上的孤树所打动,并试图以横幅画面表现它,但总感觉画面单调。为了营造更具生趣的画面氛围,我将河面上一处树形的冰纹纳入画面,与远处的枯树形成呼应对比关系,而冰面的深色与远处的雪景一明一暗,一阴一阳,更丰富了画面的意蕴。
拍摄手法:注意观察身边的环境,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元素,并多方位运用摄影手法,如对比、呼应、拟人等,学会在寻常小景中寻找与众不同的感觉。
摄影器材和数据:佳能300d,18-55mm镜头,f/8.0,1/320秒,感光度iso100
注意事项:冬季寒冷,要备足电池,并注意器材和自身的保暖;在河边拍摄时,路面冰滑,要注意人身安全。
评判:照片的趣味性为这幅小景带来了阅读的深度。消色的运用使画面朴素如漫画的意境,在画面构成上,黑白灰大小色块的有序排列简洁而富有层次,并有效突出了孤树的主体性。白色世界里的一棵真实的孤树与黑色世界里的一棵臆想化的孤树前后呼应,似在低语,使画面充满着一种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让人思索回味。
修 养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和认知能力,是一个谦逊的学习者应有的态度。每一幅作品都是你自我精神境界的缩影,所以除了拍摄技法以外,多关注内心,是有深刻意义的
转播到腾讯微博
![风光摄影的主体光线和构图]()
纵横天际 摄影:王守民
拍摄地点:秦皇岛北戴河海滨
摄影手记:下午三点多,窗外飘起鹅毛大雪,我拿起相机便奔向海边。原本想拍一些雪中的海滨,可到了北戴河海滨,雪也停了下来。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海浪将海里的冰雪推向海滩,海滩已成了冰雪的世界,十分壮观。觅食的海鸥不停地在铺满冰雪的海滩上空飞翔,此情此景真是妙不可言。
摄影器材和数据:佳能eos 350d,18-55mm镜头,f/11, 1/125秒,感光度iso100
评判:白色的浮冰和飞翔的白鸥动静结合,给人带来一种灵动感。平整单调的地平线因为远近突兀的石块而变得生动起来,且使画面富有了联系性和透视感。处于侧位的阳光照亮了白鸥和地面景物,为画面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暖色调,并与冷灰色的天空形成亮度和色调上的对比,容易让人想起一些逝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