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2-06 阅览数:4778
“黑白可以放大我的几何眼光。我曾是工程师,对线条和光影很敏感,我不停地仔细观察周围的东西,有时候会拍下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很多别人不关注的细节,我觉得很重要。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我并不创作故事,我只是个琐碎细节的收藏者。”——马克 吕布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1923
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14岁时,他父亲给了他一台柯达相机,从此与摄影结缘。二战后,马克·吕布在里昂学习机械工程并于1948年毕业。
1952
他决定放弃他的稳定的工程师工作,加入玛格南图片社。
1953
初次到巴黎,遇到了卡特·布列松。
1957
他来到中国,开始了他为期5个月的长途旅行。
1959
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的副主席。
1990
此后十年马克多次来到中国拍摄。
2010
在中国上海做《直觉的瞬息》摄影回顾展。
访谈
q:先后20多次来到中国,你觉得摄影镜头下的中国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a:我很喜欢中国,也接触过中国最高层的领导和最底层的百姓。中国变化很大:上世纪50至70年代,我在中国拍照的时候没人抬起眼睛看我。过了80年代,才有人好奇地看着我的镜头。那时在上海外滩,第一次有中国人走过来用英语问我“你是法国人吗?”在此之前都没有人和我交流。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人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
q:你绝大多数的纪实作品都是用黑白拍摄的,在你看来它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a:黑白可以放大我的几何眼光。我曾是工程师,对线条和光影很敏感,黑白对构图非常重要,可以强化图像的视觉效果。
q:如何在平凡生活中抓取最经典的瞬间?
a:不停地仔细观察周围的东西,我有时候会拍下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细节,我觉得那很重要,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我不创作故事,我只是个琐碎细节的收藏者。
q:在黑白影像创作过程中,拍摄、冲洗、暗房你觉得哪一部分是最享受的?有没有哪次创作让你特别难忘?
a:我觉得暗房制作非常重要,这可能是受布列松的影响,我一直和暗房师傅研究改进印放的技法。在印放印度难民营中那张年轻母亲的照片时,如何把握光线和肤色的关系,深夜里平和与充满母爱的感觉如何用影调展现出来,需要在暗房细细制作。
(来源:摄影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