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树峰 发布时间:2013-03-24 阅览数:2477
一个人从事摄影,若非职业记者或商业摄影师,一般的路径是:在四处行走之中偶遇佳构—积累好片(投稿获奖)—择取满意之作—结集出版画册或办展览,就这样完成自己的摄影生涯。
一般来说,这样的画册或展览,每张照片都有可取之处,有的甚至很完美,是独特的佳作。但如果以摄影艺术家的标准去要求,则很难找到其独有的专题内容和风格。从文化意义上说,没有独有的专题,就会缺少文化深度,给人浮光掠影之感;而没有形成个性风格,则不是成熟的艺术家。
现在,摄影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和日常化。各行各业大批影友融入摄影队伍,给职业摄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避免上述浮光掠影的情况,我以为,应该在内容专题化和形式风格化上下功夫。
内容专题化,是指在偶遇佳构的同时,在拍摄内容上要有目标,深入下去,长期积累,形成自己的专题。比如,朱宪民老师拍摄《黄河人家》,可以看作是新时期比较早的专题。王文澜的《自行车系列》,就是在行走中定准目标—关注各种情态下的自行车。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纪实作品》,也是在行走中逐步聚焦到农村小学生和失学儿童身上。比如姜平,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拍摄坝上,到现在拍摄极地的自然景观,都可以作专题化呈现;比如翟东风,花了很多年专注拍摄长城,东西跨度几千公里。这种专题化路径,我们把它概括为散点拍摄—集中目标式。
另外一种专题化方式是社会调查式,最典型的是卢广。卢广是敢于触及并追着拍摄社会问题的人。有人说他拍片是为了获奖,贺延光老师甚至批评过他。但仔细想一想,这20多年走过来,卢广的专题应该有十几个了:《西部淘金》、《小煤窑》、《血吸虫病》、《艾滋病》、《青藏铁路》、《非典》、《污染》等等。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坚持。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从发现问题入手,跟踪调查,边调查边拍摄,最后编辑发表。
我这里的列举挂一漏万,还有很多摄影家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径。只要理解了,两种方式都可以学,根据个人心性决定呗!
形式风格化,是指一个摄影家独有的表达手法,或在观看方式(涉及视觉发现、文化价值判断、认识角度等等)上有独特之处,或在作品语言(涉及影调、色调、构图、景深、材质、技法等等)上有过人之处,或在叙事方式(时态、语态等)上与众不同,或在情境和意境上超尘拔俗。不管怎样,这种表达手法在一个专题中都应统一而纯粹地呈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就是风格。
如今,画册堆积成山,但作品多是常见摄影技法在采风中偶遇好景色、好情节时的一般性运用,我们找不到作者对摄影语言极限持续性的拓展,也找不到对事物观看深度的不断挖掘。风格怎么建立?创新又在哪里呢?要突破旧框框,要找到自己风格化的道路,必须在上述关键点上下硬功夫。
简而言之,摄影要走向有深度的文化境界,需要在内容专题化和形式风格化这两个方面努力。单个方面的实现已经很难,但仍然不够,还需要两个方面的突破在一组作品中同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