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联系QQ

联系微信

公 众 号

新浪微博

本站快报
专访论坛 - 百家论坛
PS不等于影像造假
作者:冯严  发布时间:2013-03-24  阅览数:2899

浅谈影像鉴定与摄影大展

  为什么有人利用PS造假?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概念,PS并不等于造假。Photoshop软件的发明者恐怕最头疼的就是人们利用这个神奇的工具做着与他的愿望相违背的事情,这个划时代的数码后期处理软件被人滥用制作了很多现实并不存在的所谓纪实影像,甚至将PS等同于造假。我不禁要问:PS怎么了?许多影友谈PS色变,许多大展组织者更是对PS的照片小心有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们对于数码影像的后期处理产生了巨大的疑问和迟疑。其实早在传统摄影盛行的时代,安塞尔·亚当斯就已经提出摄影过程的重要环节—后期处理,只不过传统摄影的后期需要对影像有专业且深入的认知和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完成,数码时代简化了那个复杂而专业的程序,让每个人都能做以前很难完成的工作,Photoshop就是明室暗房时代的重要工具,它可以让摄影作品微微的变化,也足以让画面产生翻天覆地的转变。你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影调、更为协调的色彩以及更好的构图,这都是传统摄影暗房需要的手艺。现在简单了,方便了,那么为什么不去用呢?为什么不用它给你的照片添彩呢?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Photoshop还有合成影像、修复去除、区域大幅调整等改变影像瞬间内容属性的功能,关键是这个操作的人,这个人的想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新闻纪实类影像的精髓就是“真实”二字,客观如实地反映被摄主、陪体的特征、环境以及事件属性,具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那么为什么纪实类影像会有利用PS手段造假的现象产生?我们可以从造假现象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历次影像大展的鉴定经历中,因PS被取消的照片无非有如下几种情况:

  1.去除多余景物

  2.添加合成景物

  3.移动关键景物

  4.大幅度改变色相

  我们看到这些情况都是违反了新闻纪实类影像属性的真实二字,既然知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铤而走险怀揣侥幸心理,用假的纪实影像参加大展呢?我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摄影及相关知识还不甚了解,另一种则是怀揣侥幸心理的故意了,要知道作为摄影人获得有分量的摄影奖项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

  所以,我们要明确photoshop为摄影带来的变革,要用好这个朋友似的工具,为照片添彩,而不是让朋友失望。

  神秘的影像鉴定技术

  有很多摄影专家说:这照片一看就是假的。也有的人通过与原始影像放大后作对比来甄别有无景物像素的添加、去除、移动和大幅度改变。也许无数的拍摄与后期处理经验成就了他们犀利的眼神,但艺术家除了凭借特有的敏感和经验主义的判断,似乎没有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何以服人?唯有数字。最近有的专家创造性地提出了影像鉴定的量化指标,这为鉴定工作和大展规则的制定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更加需要科学技术手段的介入,用数据说话,才能精准地判断影像的真伪。

  在大展的规则制定中,调取原始影像文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原始影像文件是指照相机感光元件成像后未经任何机外软件处理的影像或数据文件,它几乎等同于传统影像时代的底片,记录着最初始的拍摄信息,是影像鉴定工作的重要检验材料和依据。近些年来,随着参展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重大赛事中不乏出现修改原始影像后企图掩盖痕迹的现象,这些人在对画面做了违反纪实影像之规定的处理后,通过消除EXIF痕迹来掩人耳目,浑水摸鱼,让人无法确认原始文件的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数位扫描技术已经突破对于原始影像真伪判断的瓶颈,我们通过利用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地筛查对于修改原始影像数据的违规行为。在鉴定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利用软件修改EXIF信息,企图伪装软件处理信息和照片属性参数。EXIF已经成为数字摄影的基本知识,已经不足以证明原始文件的真伪性,但通过数位扫描技术可以准确判断其对于原始影像修改的代码地址,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可以看你的“底片”有没有改动的痕迹。参展作品鉴定方面,基于摄影光学的光属性、显色性、透视关系等系列鉴定方法趋于成熟,利用原CCD/CMOS成像像素密度法、界线属性差异法可以有效判断合成面积在20%以上的同属性像素群。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开发,影像鉴定工作已经形成了以摄影基础科学与计算机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一整套科学的鉴定流程体系,成为影像大展保证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净化大展的环境,保护摄影师的利益。

 摄影大展规则应具有限定和引导作用

  记得曾经参与的一次全国性摄影大展的影像鉴定工作,关于影像真实性的要求中这样写到:不得对原始图像进行任何足以影响其真实性、准确性的改动。这样的表达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这正是关键所在,所有的技术调整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很多大展都具体到某个属性能够适度调整,这样的表达比较模糊,何为“适度”?恐怕没有这样的标准,理解不同,结果不同罢了。所以,对于纪实类影像而言,在后期处理的要求上更多的应该从尊重客观真实性为原则作为出发点,而不是只用“适度”来简单处理。

  当下,摄影大展的规则制定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设有纪实类影像组的大展里先期引入影像鉴定环节,做到结果先鉴定再公示。近年来,部分展赛引入了影像鉴定环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认为,摄影大展的规则制定应对影像后期处理起到限定和引导作用。限定不是限制使用photoshop,而是引导人们更好的使用。那么在规则制定和征稿启事发布中应注意什么呢?我认为分两步:

  一是在征稿启事上就纪实类影像后期处理作出技术上相应规定和要求,告诉参赛者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例如:可以对影像进行影调调整、色调调整、剪裁处理、由灰尘引起的污点修复、彩色转黑白、接片、水平线拉直等不足以影响和改变纪实影像真实性特征之处理。谢绝提供电脑创意及违反纪实类影像属性的作品,不得提供添加、合成、移动像素,不得改变色相本质属性等。

  二是在流程上做出改变,公示之前增加影像鉴定环节。在征稿启事中写入作品入选后统一调取原始文件用于影像鉴定,务必将数码拍摄的原始数字文件(胶片拍摄的请扫描)和调整后的数字文件在规定时间内向举办方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从流程上做到在公示前排除和替换涉嫌违反纪实影像相关规定的照片。另外具有影响力的大展还可以引入处罚机制,取消证书、奖金,也可在媒体上公布涉假作品名单等。所以说摄影大赛的规则制定应该优化流程,明确规则,真正起到限定和引导作用,既保护了广大参赛者公平公正公开的利益,又体现了大展的专业性地位。

  影像鉴定与大赛规则实际上是一种服务关系,它是一种工具,为活动的顺利进行,结果的公正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我觉得作为组织者和广大摄影人士,其实重要的不是要如何限制、如何做猫鼠游戏,而是通过各类摄影活动,有效积极地引导广大摄影人士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抛却急功近利的心理,努力打造纯粹的影像,把我们的心思花在如何提高摄影技艺和艺术修养上面,借用北京精神的创新和厚德作为训诫,影像须创新,做人须厚德。影像鉴定工作者越清闲,越不知名,就越说明我们的影像环境得到了净化。一杯清茶,品读影像,不着功利,只为内心对摄影的热爱和追求。


打 印】【关 闭】【顶 部
About us|关于本站|商业服务|广告洽淡|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商业街经中路124-136号二楼(开元广场对面)
Copyright © 2008-2024 shangtu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6-88808528   邮箱:shangtuf@163.com 
尚图坊国际摄影 版权所有 v3.19.0606 浙ICP备09002129号
特别申明:如未注明则文章来源于网络,小编对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技术支持:乡巴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