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联系QQ

联系微信

公 众 号

新浪微博

本站快报
专访论坛 - 百家论坛
顾铮:荷赛评选归来所思
作者:顾铮  发布时间:2013-04-08  阅览数:3336

评选过程简单回顾
    本人于2月6日抵达阿姆斯特丹。7日下午,先由荷赛主办方安排每个评委拍摄肖像
照片,然后在入住的希尔顿酒店的玻璃房里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到会的有参加初评的评委与即将投入终评的评委。会上先是各个评委作自我介绍,然后是负责各个类别初评的评委介绍情况。留给终评的约5000多张照片,显然,那将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
     终审总共要进行三轮评选。先从组照开始,然后单张。评审规则非常详细,包括需要多少票数才能决定进入下一轮,可否把进入某个类别(如日常生活、当代议题、一般新闻等)的作品移入另外的类别进行评选等,如何从组照中挑出单张进入单张评选等都有详细的规则。计票方式也有多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打分制、举手表决或匿名表决。打分制是填写总分为10分的表格,而匿名表决则用电子仪器。匿名表决有两种,正投票与否投票。电子仪器表决只是在一开始面对大量参赛作品时采用;举手表决则会在评委们对几组入选照片有了相当的了解、意见表达充分之后采取;细腻的打分制则用在一二三等奖的评选上。至于照片的呈现方式,一是在大屏幕上打出,二是打印出来摊在桌子上以供评审。对于单张照片的取舍,要求每个评委对于屏幕上打出的组照小样,按照北约组织对于A、B、C、D等字母在军事行动中的叫法来报出取舍。这与中国军事行动中以“幺、动、拐”这样的发音来报数字一样,以避免发音含糊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外,遇到需要调来原始数码文件加以查核的照片,都会通过秘书要求摄影师及早传送原始文件。大家都会在屏幕上反复核对,看是否篡改了事实。

     最终获奖的作品,都是在这么细致严格的过程中决定的。有些照片的入选与得奖,有一定的戏剧性。比如,有的作品在作为组照进入评选时被否掉了,但评审规则规定,每个评委可以再从中挑选单张较好的照片付诸表决,看能否进入单张评选。这就使得某些照片得以以这种方式进入到单张照片的评选中。但是,这种方式似乎也有风险,我与休斯顿美术馆摄影部主任安·W·塔克(Anne Wilkes Tucker)都认为,从组照中抽出单独的照片进入单张评选有点问题,因为在组照中,这些照片有叙事中的前后关系的考虑,现在把它从一个上下文中抽离出来,是一种有风险的做法。当然,评委在具体挑选时,会考虑其作为“独幅”照片能否成立。而且,这种做法对于摄影家来说,还是有好处的,他们可以有更多的获奖机会。另外,从某个类别移到另外的类别,有时也会在客观上提升或降低获奖的可能性。
     从2月8日到2月14日共七天,均是评选工作日。其中有一个晚上是出席阿姆斯特丹市长的欢迎会与之后的荷赛基金会赞助银行的晚宴,其它时间就是埋头于评选。其中最晚一天是在晚上1点多结束,也算绝无仅有的个人评奖经历之一。而评出年度照片,则是最后一天的晚上11点多了。当评选秘书、《纽约时报》欧洲版图片编辑斯蒂法妮读出获奖照片名字后,荷赛基金会运营总监米希尔·慕耐克(Michiel Munneke)当场开了瓶香槟以示庆贺。2月15日,上午是新闻发布会,下午4点在市里的一个公共场所有个观影会,荷赛基金会向公众展示获奖作品。作品展示时配上了音乐。在结束展示后,全体评委上台亮相,并且接受荷赛基金会运营总监慕耐克向每个评委赠送的摄影画册。每本画册上都有他亲笔书写的一段感谢词。
     此次荷赛,中国参赛者共有四项斩获。自始至终,评委们并没有对于特定国家的参赛者有特定的期待。每个评委都以自己的专业素质来决定自己对于照片的判断与取舍。回到中国参赛者这个话题上,评委无法从中国题材就认定拍摄者是中国人。一是所有参赛信息都保密,二是没有哪个评委敢于从题材做出简单的判断。因为今天的中国如此开放,世上也出现了这么多的形形色色的以中国为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大家都清楚地意识到,并非中国题材只有中国人才能拍摄。至少,在中国现在有这么多的国外驻华通讯社与记者,他们同样拍摄了大量的中国照片而且也送荷赛,谁能够知道这是哪个通讯社的哪个记者拍摄的?
     以上简单回顾评选过程,以下为通过这次评选产生的一些个人想法。

不断反思的荷赛
     具备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一个组织、一个赛事同样如此。
     具体来说,荷赛设置的各种类别经常处于一种动态的调整之中。2012年比赛时还有的“新闻中的人”、“艺术与娱乐”这样的类别,在2013年的这次比赛中就被取消了。因此,今年的类别设置显得更为简洁。而像早前已经设置的“当代议题”与“日常生活”这些类别,我想也是荷赛回应其评选出来的照片总不脱BLOODY、SHOOTING、MOURNING的指责吧。这是对于人们过多地投稿到热点新闻、突发事件等类别所做出的平衡措施。同时,“当代议题”与“日常生活”这两个类别在摄影语言方面也起到了鼓励摄影师们更开放地进行探索的作用。热点与非热点的平衡、摄影语言上的探索空间的扩大,流媒体作品的评选设置等,都说明荷赛在不断反思自身,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如果说“突发新闻”、“热点新闻”所呈现的,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上出现的一些脓庖,或许反映了人身上存在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那么“当代议题”与“日常生活”要求于摄影师的,就是看他如何从相对平静的社会生活中发现社会的系统性与结构性的问题并且将其视觉化,这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身体的表面光滑处发现身体中的内部隐患。而且我们也发现,往往在“当代议题”与“日常生活”这样的类别中涌现的优秀作品,不仅具有较敏锐的问题意识,而且在摄影语言的运用上也有较为激进的探索。当然,这两者(问题意识与语言探索)之间的结合是否成功,有时也是见仁见智。但不管怎么说,荷赛至少提供了这种探索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议题”与“日常生活”中的作品,只要属于纪实而不是虚构,都可能在此类别中获得一定的关注与肯定。毕竟,再怎么激进的探索,如果属于虚构类,那就确实逸出了以事实、事件为评判内容的荷赛的范畴。
     从本人这次评选的个人经验看,没有感觉到有哪个评委对于“当代议题”与“日常生活”这两个类别中的作品取“聊备一格”的态度。大家都是从是否以较为独特的眼光与手法切入了当代问题来判断摄影师的现实关注能力,也是以此为判断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行使自己的投票权的。
     荷赛基金会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操办每年的比赛。向全球推广其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组成的展览是荷赛基金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还有就是教育与培训活动。我想,这几个方面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的,也是要克服人们只看重每年的比赛、或者只是从荷赛的比赛结果来评价它的倾向。面向全球的展览活动主要目的是展示了新闻报导摄影中的人类当下境况,同时也展示了荷赛自身的工作。而长期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尤其是开始于1994年乔普·斯瓦特大师班,也是值得肯定的。此一为期六天的培训班,已经接受了200多名全球有才华的学员。而积极的出版活动则进一步扩大了荷赛的影响。现在荷赛年鉴的印数是5万本,此外还开始了一本名为《NEXT》的杂志型图书的出版发行,内容是大师班学员的作品。《NEXT》已经出版了两期,第2期的封面是大师班学员中国摄影记者贾代腾飞的《流水线上的婚礼》。

比翼齐飞是哪两翼?
     在中国新闻摄影界,有个长期广泛流传而不受质疑的说法,说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是图文比翼齐飞。也就是说,图像要好,文字说明也要好。这个要求可能只是在国内这个专业场域里合适,如果想要走向一个更为国际化的专业平台去展开竞争,文字说明在什么意义上“好”,至少会因为语言上的可译性与否而出现问题。在国内专业场域里被专家击节叫好的文字说明,可能在外国人看来未尽如此或无动于衷。这个文字说明,实际上至少有一个走向国际如何翻译的问题。
    而结合个人本次有限的评选经验,发现虽然评委有权要求秘书念说明,但总的来说,没有太多的作品是被要求念说明的。评委们在限定的时间里看的还是“一图(或多图)胜千言”的画面,根据画面来作出判断。倒不是我这么说是要特别强调“视觉冲击力”。我本人对于虚张声势的“视觉冲击力”一直抱有反感。我想说的是,图像本身所要传达的信息、作者意图和背后意味是否充足,呈现得是否到位,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平面摄影图像本身就是一个超越了语言的叙述形态。当初《生活》画报等平面视觉媒体,能够一度走遍世界,依靠的还是图像本身。还有,就是运用图像进行的叙事能力。叙事技巧如何,叙事如何展开,可能是更重要的。如何讲故事,确实是一个好则跨越语言鸿沟,促进人类相互理解,坏则全(此处故意不用“前”字)功尽弃的大事。当然,投稿时通过文字给出足够的有关事件的背景说明,以备万一是必要的。
     国内新闻评奖中,对于文字说明的要求提到与图像一样的高度,在我看来可能显得过分。我觉得,文字说明只要给出足够的图像无法提示的信息以及必要的背景资料即可。除此之外,还能够要求文字什么呢?这个对文字说明的过分要求的现象,也还可从中国摄影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一张照片要加上一句唐词宋词式的说明以提升其“意境”这种惯习找到渊源出处。因此,如果要在国际专业场域里争取更多的相互理解与专业承认,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将照片中的事实与背景信息清楚地表达出来。
    如果说真要有什么“比翼齐飞”的要求的话,我觉得就应该像荷赛的比赛类别设置所提示的那样,既有日常生活这样的类别来考验记者的社会问题意识与社会前瞻力,也有热点与突发新闻这样的类别来考验记者的临场应变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拥有,才是对于摄影记者的严格要求。在我个人看来,摄影记者能够既拍摄好日常生活这样的选题,又能够拍摄好突发新闻与热点新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翼齐飞。这样的全能型记者才是货真价实的摄影记者。热点与突发新闻是要看记者的临机应变能力如何。而这个临机应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也是他对于日常生活问题的敏锐度。日常生活的拍摄,其实就是磨炼记者对于常态生活的敏锐度。拍摄日常生活,其实要求的是能够发现常态中的非常态(extraordinary in ordinary ),并且以非常态来提示常态中的正在逼近的、经常被有意无意忽视的危机。

荷赛就是一种软实力
     真正意义上的体现软实力的文化活动,往往起于民间自发创造,由一些具有热情与专业素质的人自发创办,其最终效果则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通过各种媒介与方式来实现的深度人文交流。软实力正好与硬实力形成对照的是,它往往是民间的、人文的、生活的、长久的因而也是可持续的。而硬实力,往往是官方的,迷信物质手段与宏伟外观、但也经常受制于千变万化的外在因素(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当然,软实力往往也要受制于政治、经济等因素,但从根本上说,规划、强制、硬推是培育不出软实力的。
    荷赛从它1955年颁出第一个奖开始,至今一直是一个民间组织举办的世界性新闻摄影比赛。由于其持续的、高质量的评选,也终于获得来自荷兰皇室与民间资本的帮助。但其方针与做法,并不因为其所受赞助而受任何干扰。如此自由自在地按照专业标准一路做来,积累专业声誉,终于使得它有了今天举世公认的品牌形象。不仅是世界新闻摄影基金有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而且是反过来,其所在国家借了它的光。荷兰在国家形象传播方面,因为有了像荷赛这样的民间组织的持续的高品质的努力而获得了国家形象上的正面加分效应。
    更重要的一点是,从当时创办这份新闻摄影比赛起,主事者压根没有软实力的概念,也没有要为国家贡献什么的心思,但却是在这么默默地耕耘的过程中,无意间推动了全球的新闻摄影的发展,无意间收获了专业美誉,无意间正面传播了国家形象,并且最终无意间成为了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去年(2012年),中国有430人参加比赛,至于总共投了多少件(组)作品,则无从计算。中国人的这种广泛的积极参与,就是通过荷赛这个民间摄影赛事所展示的荷兰软实力的成功。而去年的参赛人数,美国位列第一。这个以输出好莱坞大片、NBA、苹果电脑等展示其国家软实力的超级大国,在新闻摄影这个方面,则通过其摄影师的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于荷赛这个历史悠久的摄影比赛的专业认可。这不正好说明,在新闻摄影方面,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美国,它在一定意义上是接受了荷赛这个荷兰的软实力吗?尽管它也有自己的普利策新闻奖。
今天的中国,许多在包括摄影在内的人文艺术方面行走活动的人,因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自我感觉良好起来,不思扎扎实实地苦心经营,只思一鸣惊人地搞大事、办大活,以图以此改善、改变中国的国家形象。对比荷赛的搞法(如果真有什么“搞法”的话),我们难道没有需要深思的地方吗?在荷赛,“搞法”其实从来没有。如果要说有“搞法”的话,认真地从专业标准着手,不断地反思调整以求完善,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搞法”。
     有的时候,越是急火攻心似地急于“打造”软实力,这软实力可能就越是迟迟不见效。何况,这“见效”本身是对于那些功利心强的人而言。放眼今天中国,从一些半官半民的专业机构与团体到每个有志于软实力发展的个人,如果能够专注于自身专业建设,从细节上办好各种事体,营造沉稳可靠的专业形象,我想可能要比天天侈谈软实力而做事粗糙更好些,也因此而容易接近“软实力”这个目标。
    在此,谨提出一个问题以为本文结束:软实力,着急得起来吗?

 

转自《中摄论坛》

打 印】【关 闭】【顶 部
About us|关于本站|商业服务|广告洽淡|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商业街经中路124-136号二楼(开元广场对面)
Copyright © 2008-2024 shangtu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6-88808528   邮箱:shangtuf@163.com 
尚图坊国际摄影 版权所有 v3.19.0606 浙ICP备09002129号
特别申明:如未注明则文章来源于网络,小编对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技术支持:乡巴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