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20 阅览数:2858
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尚图坊顾问郭宬编撰的《视·界——国际摄影大赛获奖秘籍》新书推荐会,6月18日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多功能厅举行。
郭宬作为尚图坊的艺术顾问,国际摄影评委,近年来不仅自己在国际摄影舞台频频得奖,还借助尚图坊这个平台帮助许多中国摄影师走向世界更广阔的舞台。这本书集结了国际许多摄影赛事的优秀作品并辅以分析,详细讲述了中国摄影爱好者如何参加国际摄影大赛的方法和步骤,罗列了国际一些知名摄影赛事,参赛规则、奖项、积分方法等知识。
特别重要的是,本书例举了众多国际赛事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评委喜好,以便摄影爱好者进行参赛投稿有的放矢。
在新书推荐会,两位来自外国的摄影专家也就他们看到的中国摄影师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英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主席Simon leach就“摄影的观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就他看过的中国摄影师作品,发现一个问题,他们通常擅于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记录、捕捉下来,而不擅于将看到后的思考表达出来。他建议要多观优秀的佳作、展览。阿联酋国际摄影展主席Bader Al Nomani则认建议影友不要一张作品重复投不同的比赛,要有的放矢。影友们就摄影创作,国际国内评委审美评判标的异同提问得到一一解答。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朱宪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著名摄影家梅生出席了推荐会。
让摄影走的更远
经常在网络上见到尚图坊的消息,由其组织参赛的摄影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坊间流传的口碑中,亦有赞誉之词。最近在24届国展中见到了尚图坊影人入选的摄影作品,清新脱俗,凝炼中有一丝不易觉察的深刻,令人过目难忘。尚图坊是一个纯粹民间的摄影沙龙,三五好友相聚其间,爱好相同,性情相宜,丽日明媚或是苦雨缠绵,山间古道或是湖畔归舟,影人流连其间,把心情收进镜头;竹林绿荫下或是静室书案旁,对坐清谈,茶烟里留住影痕,颇有些古代文人雅集的韵味,却又是当代文艺沙龙的情致。在影像中品味着中国文化的一花一叶,却应和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境界。后来尚图坊走出了国门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国际摄影比赛,在清茶与咖啡的混合香气中,尚图坊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国际摄影沙龙组织。
当代摄影圈对沙龙摄影颇有微词,远离社会,风花雪月,形式技巧是其罪过。罪有何当?却不甚了了,嘴角撇到后脑勺上的一脸轻蔑,仿佛摄影只能作为社会批判的武器。沙龙摄影是对摄影本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方式,跳出功利的极端目的,直指人心的精神本质。以题材或是方法来判定影像级别的高低是愚昧中的一种无奈,以眼观心,不经意的真率或是求极致的热情,思想的严谨和情感的浪漫都会给历史留下珍贵的记忆,人类在记忆中证明自己,人类在记忆中寻找方向。
沙龙摄影并非狭义的“画意摄影”,从手刷银盐至数码后期,从江山多娇到人世悲欢,传统,现代,后现代,沙龙摄影是新物种的试验田,是前卫、新潮的同义语,摄影人毫无顾忌地表现着主观和客观,有观点或无观点,只为着影像的纯粹。
90年前,中国第一个沙龙摄影组织“光社”成立, 由北京大学教授陈万里,刘半农,黄振玉等人发起,举办了中国摄影史上的第一次摄影艺术展,作品内容包括风光花卉,风俗民情,人文景观,两天内有五,六千人参观,影响巨大,作品以《大风集》名义出版画册。“光社”的摄影活动影响了中国几代摄影人。无论最后的成就和归宿如何,从“光社”得到的有关摄影本体的启蒙认识,确认了这批摄影人在中国摄影史上的地位。
20年前,无疆界摄影家协会成立,现在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摄影组织之一。在“无纲领就是纲领”的旗帜下,摄影人照片中蕴藏着平静的力量和无言的秩序,对人心的尊重,对审美的思考和对学术的包容熔铸了沙龙摄影的精神。在世界摄影史中,沙龙摄影始终贯穿其中,或惊涛拍岸,或静水深流,有源头无尽头,一脉纯净的清流不会因抽刀而断,流向无限远的焦点,焦点不是终点,隐入焦点之后的混沌之中,流向遥不可知的未来。
沙龙摄影在中国有着传统文化的心理背景和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尚图坊将这些作品推向广阔的国际空间,选送优秀作品参加摄影比赛,成绩卓著,几乎荣获各类重要赛事的金银铜奖,并以团体第一的成绩屡获殊荣。这本书介绍了世界上沙龙摄影组织的历史与现状,摄影比赛的规则与参赛方法,获奖作品的背景与评述,文字详实准确,图片精雅醇美。对于广大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启迪思路,可以寻找方法,是一本极具欣赏与收藏价值的工具书。
本书作者郭宬,是尚图坊的艺术核心,是数十次国际影赛的推动者和参赛者。因其引领的参赛团体成绩优异而被评为最佳组织者,因其个人作品水平高超而荣获金银铜奖,因其卓越的组织能力和优秀的个人成绩而被聘为国际影赛的评委,集推动者,参赛者和评委为一身的资历,郭宬是本书最有说服力的作者。
郭宬其名,博雅幽邃。郭,古代在城外加筑的城墙;宬,皇城内的御用图书馆,重城大内之中高深古远的文化意境。初见郭宬,却是一位典型的江南女子,脸,清幽;身,纤秀,如窗前的绿竹,朦胧的意态浮出明慧的娴媚,无法想象她扛起沉重的相机会是一种什么模样。听她娓娓地述说着杏花春雨江南里的拍摄,在按下设定自拍的快门之后,经常会身不由已地走进镜头,看着那粉墙黛瓦里倩影依稀的获奖照片,我领悟到物我两忘,人影无双的境界,此时摄影已不再是摄影,照片是她的容颜,此书是她的身世。好看而耐看的书,必定是作者的亲身写照。
人们焦灼地争论着“摄影作为艺术”,却不妨回头看一看“艺术作为摄影”,从相对的方向进行判断,才知道摄影有多少可能。当今时代的影像文化,已超越了“纪录”和“证明”的功能范畴,趋向于主观精神的表达,沙龙摄影的实验性和主观性,被赋予了更深刻的生命意义,只是我们还很浅薄,只看到明月流泉,老树苍苔,奇风异俗,世态表相。更希望能看到心脏的搏动,神经的闪光,能看到具象里的抽象,能看到宏观里的微观,于眼睛所不及处,于心灵所共鸣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中国的沙龙摄影驾驭世界摄影沙龙之时,方不辱没先哲墨子发明的“小孔成像”之术,摄影光荣地回到摄影的故乡——中国。
摄影比赛不是较量,是一种推动。
当偏见消除时,摄影会走的更远。
是为序。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梅生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