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13 阅览数:2607
有关中国大学摄影教育的话题,近来受到业界及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各种激烈的情绪反应,各式各样的说辞,显现出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讯息。但是,以一个从事大学教育多年的教师的身份来看待这个问题,我更愿意以一种理性冷静的态度,切入当下摄影教育的现实内部,特别是选择一所大学的摄影专业作为具体讨论的个案,进行一番切近化的审视,然后再做出解读不迟。
2011年冬季,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主任于全兴教授,找到我和大众日报社摄影部主任、图片总监孙京涛,希望我俩为他们摄影专业三年级学生分别担任两门课程的教学。我担任的课程是“观念摄影”与“影像文化批评”。
对此,我有两个私心:一个是借此机会,了解这样一所以新闻传播学院为学术背景的摄影专业的基本运作状况,因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跟我所供职的学院相似,而且我也曾经设想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建立一个与摄影相关的专业。观察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显然是一个少走弯路的方便法门。另一个是,从摄影批评的角度,我想针对这一个案以及目前中国其他院校摄影专业教学的观察,对中国的摄影教育作一粗疏的知解,或可于自己的研究有些助益。
2012年春开学后,往来于京津两地,上课,与学生聊天儿,看他们的硬件设施。特别是频繁地跟于教授沟通,对他们摄影专业的定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置与具体教学算是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与此前我所了解到的艺术院校摄影专业相比对,一些值得讨论的重要讯息渐渐显现出来。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摄影教育个案观察
刘树勇/文
相比其他学科专业来讲,中国在大学中设有摄影专业(特指平面摄影)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最早的鲁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也就二十几年。目前已有几百所大学设置了相关专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出现了这样多的摄影专业,如何来做?做成什么样子?不是件易事。
以我近十几年来频繁与艺术院校摄影专业的教学及管理人员接触交流,参与他们的教学和相关学术、展览活动的经验观察,成就当然不少。特别是在一个缺乏摄影教育的国家,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媒体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长的国家,高校的摄影教育在这些年里为各种商业摄影机构输送了大量专业的技术人才;为报纸、杂志、特别是网络媒体输送了大量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和图片监理;同时亦产生了影响很大的以摄影作为媒介材料从事创作的当代艺术家。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大学摄影教育,如果没有这些毕业生进入各个专业领域,中国的摄影还会停留在由部队、厂矿企业摄影宣传干事以及摄影爱好者转型进入专业摄影领域的时代。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以及通过自己的摸索努力掌握的摄影技能,当然也会产生一些非常优秀的摄影家(已经有很多的案例),但是,整体地来评估,由这样一个人群持续地支持起来整个中国数量巨大的那些专业媒体、大众网络媒体、商业摄影机构、图片运营机构,等等,显然是不可能的。缺乏系统教育背景的整体素质,亦很难让这些行业跟进整个世界范围内同行业的专业水准。这些缺陷和由此导致的种种可能,回头细细地观察一下早期摄影从业人员的持续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因此,从大的格局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通过大学摄影教育培养专业的摄影从业人员,以满足整个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才是长远策略。于是,很多摄影专业在大学中设立起来,很多孩子怀揣做一个专业摄影师的梦想进入了大学。多少年过去了,一批批毕业生走出校门,他们的能力开始接受社会的检验。于是,质疑出来了,问题出来了。以我有限的观察,这些问题大致可列举如下:
专业定位不明确
国内许多院校的摄影专业在早期基本上都是在摸索着干,不清晰自己这个摄影专业的定位在哪里,该做成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有些学院的摄影专业想搞成纯商业摄影,毕业生去向主要是商业摄影机构;有的想重点培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为各种传播媒体输送人才;有的想侧重于艺术影像的教育,培养以影像为媒介语言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更多院校的摄影专业索性什么都教一点,什么都不精,类似于通识课教学,很难说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方向和侧重。
专业定位不清晰,其实是缺乏一个明确专业教学理念的表现,意味着这个专业是个没有内在灵魂的专业。没有这个定位,教师如何配备?培养方案如何制订?教学大纲如何要求?硬件设施需要哪些?等等,一连串的问题都无法做出相应的回答。
专业定位涉及的问题远不止此。比如,任何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都需要就整个社会对这一类人才在一个相应时段中的需求量做出调研和评估,否则设置一个专业就是盲目上马、浪费资源和贻害学生。但是,我们有多少院校在设置一个摄影专业之前对此做出过接近事实的评估?从整体上说,专业教学定位不清晰这个问题始终还是存在的。比如何为艺术的影像?影像如何作为一种媒介语言应用于艺术创作?像这样的基础性问题,有些院校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学术资源配置不当
一所院校的摄影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及未来的教学、研究,必须依托于这所院校具有的优势资源,否则这一摄影专业的运行就会缺乏持续的营养,甚至难以为继。比如,一所非艺术类院校开办一个摄影专业,如果你将其定位于侧重艺术影像的教育,那么有关艺术史、艺术理论和批评的教学资源从哪里来?很多艺术创作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问谁去?有没有一个艺术院校才能有的学术氛围来涵养学生的艺术创作激情和灵感?庞大的硬件设施、教学空间怎么解决?反过来说,如果是一所艺术院校企图侧重培养新闻摄影从业人员,那么,大量的新闻学传播学的课程由谁来教?长期的研究能力与新闻教学经验从哪里来?有没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可资利用?你在专业影响力方面如何跟那些新闻传播学院的摄影专业相抗衡?
显然,任何专业的设置单单靠在本专业之内配备几位可以支撑几门课程的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依赖于整个学院的办学历史、整体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否则即使你在短时间内配备了一批相关的教师,这一专业也会形单影只缺乏丰厚的滋养。
专业教学人员严重缺乏
专业既立,有哪些教师可以支持专业的摄影教学?此前中国没有摄影教育,这些教师从哪里来?作为一个过渡,早期摄影专业的许多教师由学习绘画、设计以及电视摄像等专业的毕业生构成。好处是可以将摄影之外的视觉艺术经验纳入摄影教学,这在一个摄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晰的时代其实是一个优势。但是,如果执掌管理一个摄影专业,他们所缺乏的对于摄影史论及摄影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必然地影响到他们对于这样一个专业的定位与精准的教学与研究。他们基本上是通过自我学习在一个时期之内弥补了这些缺陷,但是先天的不足,仍然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后起的摄影专业教师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早期院校摄影专业毕业的学生。尽管他们接受的专业教育亦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早期摄影教育理念与定位本身的问题,教师素质本身的问题,培养方案设计及具体教学不完备的问题,等等,但一个微弱的有关摄影的认知系统知识已经形成,这让他们在现在这个摄影教育人才资源严重缺乏的时期,成为其他院校摄影教育的中坚力量。另一个师资来源,则是那些在中国摄影界功成名就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摄影家。他们或没有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或者是本来学别的专业后来才自学成名的摄影家。他们介入大学摄影教育的优势,在于从业经验和丰富的社会资源。他们的缺陷在于,经验式的教学主要发生在方法和技术的层面,必须作为一个局部有效地嵌入整体的培养方案执行系统当中才会发挥他的作用。问题在于,在一个教师严重配备不足的摄影专业当中,往往只是这样几位人员拼凑形成一个专业教学队伍,整个教学往往围绕着他们来展开,而他们又往往具有多重社会身份,参与大量社会活动,难以保障院校教学的正常秩序与学科之间衔接的逻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近年来,许多院校寄望于留学海外专修摄影专业的学生回国任教大学摄影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大学摄影教师不足和专业性不强的弊端。但是,这也可能只是一个理想的情境。整体教育体制的重重问题,整体教学体系的不完备和混乱,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诉求,都不是聘入几位好的摄影教师能够解决的。况且,国外摄影专业学成回国人员本身稀少,有能力有资格到大学中做教师的人员少之又少,如何在短时间内延入院校成为一股可以借重的有效力量,亦是一个值得怀疑和有待观察的问题。
摄影史论教学与研究偏废
考察一下我们大学的摄影教育,很多院校的摄影专业过度流于技术层面的一些知识传授和技能教学,而对摄影史、摄影理论和影像文化批评这方面的教学都比较薄弱。
这是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对于那些不实用的,不可能立刻见到效果的理论层面的东西兴趣淡漠。但是,作为摄影专业,史论的重要性必须得到认真的对待和坚持。摄影史的教学,会让学生了解前人做过些什么,怎么做的。史是经验的集合,具有非常大的时间与空间跨度,信息极为丰富。一个摄影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摄影史的学习,前人无数的观看经验、影像实践经验、理念、方法、具体的影像文本通过教育的传承,进入他的眼睛和内心,最后在他的内心当中建立起一个坐标来,成为他创作过程当中极其重要的智慧资源和经验参考。而理论训练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建立形而上的、比较高远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自有摄影史以来的影像文本,包括自己的影像文本;理解影像文化;理解影像跟现实社会历史政治的关系;理解影像跟内心生活的关系;理解影像跟其他门类艺术的微妙关系,等等。这是理论学习所能赋予一个人的重要营养,他可以让你在形而上的角度思考问题,建立一个观看与思考的高度,一个广阔的眼界。没有这样的史论训练,他就难以确认自己的方位,同时也对自己确立的话题、作品的价值、影像采集的方法等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设计。
缺乏学术氛围和跻身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
院校从事摄影专业教学的老师当中,很少有在摄影史论及当代摄影文化研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到目前为止,很多大学的摄影专业教师出了不少的书,可仔细评估一下就可以看到,这些书基本上是教材,概论性的东西,很少有专门的具有建设性的史学研究著述。理论研究方面更是粗陋,迄今为止,没有人在这一领域做出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著述。影像文化研究和批评在很多大学的摄影教育当中甚至都不开设相关的课程,更鲜有从事摄影教育的教师自信地介入中国当代影像文化批评的实践。试想一下,如果史、论、批评这几块在你的摄影教育当中非常薄弱,那你的摄影教育的立足之本在哪里?如果这方面的深度研究在大学的摄影专业老师那里都不存在或者做得很差,那么这些摄影专业能为教学和整个摄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学术资源?一个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大学中的学者们不断给出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的,大学中的学者理应具有这个能力,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不够的。姑且不说你能否通过你的专业研究,源源不断地为整个行业整个社会提供思想资源学术资源,如果你在史论研究、影像文化批评这方面做得不到位,至少说明你的教学架构是不完备的。
当然,如果我们更细化地追究下去,问题会更多。特别是当我们从这些教育的成果——一所院校,一届摄影专业学生的作品来看时,这些问题会变得非常具体。比如:某一所院校摄影专业的学生作品会有非常大的差异,趋向驳杂混乱;比如他们的作品在关注内容、视觉形态、技术手法等方面会过度雷同——甚至与教师的作品在风格倾向上过度一致;比如很多学生过度迷恋数字技术,迷恋超现实趣味的营造和表达,花哨伎俩使用得比较多,过度符号化、样式化;比如他们的作品很少表达出对自己生活的自省、体察,而是着力于表现自己的一点小趣味、小聪明、小情绪,非常浮浅,等等。当我们将这些文本当做一种大学摄影教育状况的表征时,当我们从这些结果当中来反观中国当前的摄影教育时,存在的问题也许会让我们汗颜惭愧。
也许我们无法期望所有学摄影专业的学生一到毕业人人都会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摄影师。理想的状态是,一个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四年期间除了完成必要的技术训练,掌握各种影像采集和制作的方法、技巧之外,在一所大学里接受良好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广泛涉猎各种其感兴趣的学科知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增长视觉修养,通过大量社会实践感觉现实社会的动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力和判断力,能够通过影像跟某一个事物发生各种各样的独特联系,在影像表达上具有自己的一套面目。这很难,但我们得尝试着去做一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