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联系QQ

联系微信

公 众 号

新浪微博

本站快报
专访论坛 - 百家论坛
九旬老太找战友 战友竟是摄影家侯波
出处:中国摄影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3-09-25  阅览数:2523

  9月5日、13日,山西晚报连续刊发有关运城九旬老人申太心寻找妇救会时战友的报道,引起多方关注。

  夏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张高学说,根据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夏县籍革命老人、著名摄影家侯波,正是1938年参加的夏县妇女抗日救国会。1939年侯波被选派去往延安,“是不是和申太心老人一起工作过,可以联系打问一下。”

  89岁高龄的侯波,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北京,曾是毛主席的专职摄影师。记者多方打听,并于9月13日前往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科,探访住院的侯波老人。

  看到报道老人情绪激动

  病房里,当记者将刊登着《九旬老太想见见老战友》的报纸展现在侯老面前时,老人情绪十分激动。因为气管被切开,老人不能说话,身体却剧烈抖动,随后紧闭双眼,泪水夺眶而出。

  侯老的长孙徐涛告诉记者,奶奶看到《山西晚报》四个字肯定想到了山西,看到“想见见老战友”几个字,可能想起了她参加革命时的那段历史,所以比较激动。

  待老人情绪平稳下来,记者俯在侯老耳边,给她带去问候,并介绍了山西晚报。看得出老人很开心,紧紧握住记者的手,竖起大拇指摇个不停。徐涛高兴地“翻译”:“奶奶看到家乡的媒体很亲切,这是竖起大拇指赞扬山西晚报呢!”

  侯老两年前因摔跤导致脑部出血,卧床至今。经治疗病情稳定,但不方便说话,大多数时间靠眼神和手势交流。鉴于老人身体原因,记者把需要核实的几个问题说给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徐涛,并听他讲起奶奶的历史。

  老人原名确实叫“阎千金”

  徐涛说,奶奶于1924年出生于山西夏县,长辈取名“阎千金”。1938年,她上中条山参加革命队伍,当时在中条山工作、解放后曾任云南省省委书记的孙雨亭给她改名“阎锋”。1939年到了延安,为了保密需要,上级把她的名字改成了侯波,“到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

  报纸前期报道提到过的“阎千金”,果然是侯波。1938年,侯波投奔了中条山革命队伍牺盟会。因为上过几年学,她给大家上课扫盲,以及发传单搞宣传,没多久,她被组织安排去延安学习。

  去延安前,侯波告诉了奶奶。老人从家里摸出一个小布包,里三层外三层打开后,里面装着四块银元,侯波就揣着这几块银元和十几个同志走到了延安。

  由于又黑又瘦头发短,一到延安,她便被分到男生宿舍,结果她在宿舍外面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一位首长路过看见她,问小同志怎么坐在这里呢,她才说自己是女生,惹得首长哈哈大笑。

  侯波来到延安后,先是读边区中学,后来又进了延安女子大学,上学时,她还在延安保育院工作过。在此期间,她和身为摄影师的徐肖冰相识相恋,这也注定了她的一生与摄影结缘。

  徐涛说,爷爷徐肖冰以前是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的摄影助理,193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介绍下来到延安投身革命,是延安电影团的六名创始人之一。曾参与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等珍贵的纪录片和照片。

  有一次,徐肖冰到延安保育院拍照片,偶然间结识了侯波。侯波没事的时候跟着徐肖冰搞摄影,耳濡目染,喜欢上了摄影。抗战结束后,侯波跟着徐肖冰来到当时位于鹤岗的东北电影制片厂 (现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并被分配在摄影科当科长。从这时起,侯波正式学起了摄影。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2年

  东北解放后,侯波被分配进了北平电影制片厂。徐涛说,奶奶的转折点发生在见到毛主席之后。

  1949年的一天,徐肖冰和侯波来到香山完成一个拍摄任务,当时毛主席见到徐肖冰,指着奶奶问了句,这是谁啊?徐肖冰赶紧说,她是自己的爱人,是吃延安小米长大的山西人。主席听后高兴地说,原来是关公的老乡啊,当场便让侯波来中南海拍照,之后,组织决定调她进中南海,担任新成立的中南海警卫局摄影科科长。摄影科负责为国家领导人拍照,包括领导人参加的各种活动,以及一些生活照的拍摄,侯波以拍摄毛主席的活动为主,成为毛主席的专职摄影师。

  在中南海记录领袖的日子里,侯波每天都守候在电话机旁,一有消息,提起摄影包就出发。侯波夫妇在中南海警卫局摄影科一干就是12年;1961年夏天中南海人员轮换,侯波被调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

  举世闻名的《开国大典》,是侯波本人最钟爱的作品。在这十几年时间,她还拍摄了《国庆节》《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和毛泽东会见各国元首、友好人士、接见全国各界著名人士等几千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文革”期间,侯波被江青点名为“坏分子”“假党员”,下放到位于山西永济的新华社干校劳动改造。1977年春天,党组织对侯波做出正确结论。之后,她被安排到新华社图书馆工作,1983年离休。

  老人孙子提供“张洁”线索

  徐涛从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对曾和奶奶一起工作过的革命同志多有耳闻。去年,他回夏县了解奶奶参加革命工作的具体时间,竟然联系上当年在妇救会工作过、如今仍健在的张洁老人。张洁当年是妇救会的宣传干事,由于文化水平高,在妇救会教大家识字学习,张洁的丈夫当时是妇救会的文书。大约是1939年,中条山游击队的革命阵地要转移到阳城,在转移过程中,张洁去了西安,与组织失去联系。“现在她在夏县生活,身体挺好的。”徐涛说。

  记者上次在夏县采访时,相关方面介绍,张洁是夏县瑶峰镇南关村人,抗战前任女子初小教员,1937年参加牺盟会后任县妇救会秘书,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条山“十二月政变”后,奔赴太岳根据地,1942年日军围剿根据地时不幸被捕,惨遭杀害,年仅23岁。这两个“张洁”是否是同一人?健在的张洁是否认识申太心老人?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山西晚报驻京记者 张丽荣 仵国安 吴学强

 

打 印】【关 闭】【顶 部
About us|关于本站|商业服务|广告洽淡|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商业街经中路124-136号二楼(开元广场对面)
Copyright © 2008-2025 shangtu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6-88808528   邮箱:shangtuf@163.com 
尚图坊国际摄影 版权所有 v3.19.0606 浙ICP备09002129号
特别申明:如未注明则文章来源于网络,小编对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技术支持:乡巴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