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9 阅览数:11272
第三届科威特国际摄影大展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中国获奖摄影师载誉而归。小编在第一时间和这些获奖作者取得联系,了解这些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摄影师畅谈作品创作过程及所思所想,希望本文的编发对广大影友今后的拍摄和创作会有所启迪。
焦距:46毫米 光圈:F/8 速度:1/500秒 感光度:ISO-800
作者自述:
当时我们一行12人在中国西部大凉山布拖县一条乡村道路上进行摄影采风,遇上了这一场景。当即我们4辆吉普车停了下来,对其进行拍摄。孩子们都很高兴看着我们拍照。当时是姐妹三人,都在背体积不同的干柴回家,这样的场景不多见,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所以大家拍摄了这个情景。
当时我在拍摄的时候,先后用装有28—300mm和16—35mm镜头的两个相机分别进行拍摄。正面、侧面、背影、低角度、平视的不同方位进行采风。特别是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我用8的光圈,AV档拍摄,感觉冲击力大。拍摄的角度大家知道的因为透视关系,广角拍摄近大远小,以侧面表现因此形成重负的视觉感,场面比较震撼。而且,孩子弯着腰干柴半拖半背的行走给人们一种艰辛但又坚强的感觉,正是这种拍摄角度,使人们对这些孩子产生不负重担的敬佩之情。
这组照片拍好后回来进行整理,从电脑中发现其中这幅获奖作品就是我最满意的一张,是最能体现我内心想要表现的当时的情景对我的冲击力。并且我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一个主题——担当!因为现在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西部地区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感觉两个地区的孩子在吃苦耐劳方面,在面对生活的困难等方面差别太大。作品中这种坚韧、刚强的意志值得弘扬。这种精神也感动了我们全体拍摄者。作品本身也能给一部分城市的孩子一种启示和教育。
另外,近日有影友看到我这幅获奖作品后,对孩子背柴的承重力表示疑问,我借此在这里也说说,供关注我作品影友参考。第一,小孩背的柴禾是冬天取火用的空心干柴,看起来似乎体积大,但实际上没有想象中那样的重量。第二,孩子是半背半拖着柴草在地上拉动,其实大半的重量抵消了。第三,广角镜的作用大家知道,因光学透视原理产生近大远小的效果,正是如此张力在视觉上延伸了柴禾的冲击力,从而达到令人震撼的效果。
同拍人朱斌:
胡卫国的《担当》作品能够获奖,我首先表示祝贺,确实他拍摄的角度与我们不同,非常震撼。第二,这是真实的记录。记得那一天我们在上路上行驶时,看到他们姐妹三人背着干柴回家时的场景。我感觉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乐观、积极、向上,在这黝黑的小脸上写着自然的微笑,没有忸怩作态,而是带着泥土的芬芳;眼里还时而流露着明亮而又清澈的目光。我当时也拍了一组照片,2015年8月15日行摄专题《走进大凉山》发布在闽越摄影网站上。
我深刻体会,生活在这里的小孩真的是贫苦,但这里即使贫寒、艰苦,可看不到他们的颓废和退缩,却到处可见的是他们勤劳、忙碌的身影;无论劳作还是休憩,他们的神情都是那么从容而坚定。他们,是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过着这与世无争的生活。
光圈:F3.2 速度:1/200s 感光度:ISO640 曝光补偿:+1/3
作者自述:
2014年6月22日晚,是全国青年锦标赛最后一个单元比赛日,当晚天气情况糟糕透顶,然而所有比赛项目却在按既定的比赛日程如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8:30男子4×400米接力比赛如期鸣枪,比赛异常激烈。此幅作品为浙江队第四棒队员竭尽全力冲过终点之后的情景,当时我作为仲裁技术摄像组主裁判执裁于终点附近的跑到内侧。鉴于现场的氛围和专业的敏感,我被深深的感动,顺手拍摄下来了这触动内心的一幕。
严格说,这已经不能算体育摄影。传统的体育摄影自然要将镜头锁定在运动的某种顶点状态,最疾速、最强力,最高难度系数,运动的核心环节和制胜的瞬间,特别是竞技体育,更是对人类力量和技艺可能性的极限探索。因此体育运动也是最具有拍摄难度的题材之一。很多年以来,本人穿梭于各类田径运动会赛场,担任裁判的工作。在工作的间隙,拍摄了大量这类图片,但力与美交融的画面看多了也就审美疲劳了。我之所以选择这幅不太一样的照片,恰恰是因为它表现了体育运动的人性一面。
“体育,作为一种引起高度兴奋并随即归于沉寂的群众活动场面,是在人们经过长期操劳、管制和压抑之后,感到需要通过参与一种要求力量、或技巧、或勇气的困难竞赛,以振作日渐消失的生活意识时,才开始出现的。(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体育运动,除了需要力量、技艺、勇气之外,有时还需要意志、耐力,还有胸怀、战略、合作,甚至暴力、阴谋,一切只为了击败对手,同时也超越自己。在几近沸腾的运动场里,在肉身的极致爆发中,人类的所有道德情感和一切精神品性都得到最彻底的曝露,像某人说过的“运动剥去了人的个性,使性格的“白骨”在阳光下闪亮。”因此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运动场也是人性的舞台,只是它表现更加浓烈一些也更加真实一些。
本人所关注的运动在“归于沉寂”之后,那是被聚光灯猝然抛弃、人声逐渐熄灭的时刻,或许它属于失败者,也属于运动之后的“动物感伤”,痛苦、焦躁、失意、彷徨、颓废、茫然,运动之外人类所能具有的所有灰暗情绪都可能在运动场上找到——然而这些同样属于体育。准确说,这一幅照片不是“体育的另一面”,而是体育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有了它们,体育和胜利才更璀璨!
焦距:70mm 光圈:F/16.3 感光度:ISO-200 曝光:1/250s
作者自述:
犹记得那天寒风凛冽,气温极低。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和同行的朋友在坝上取景拍摄,偶遇一个驼队,浩浩荡荡向我们走来。赶骆驼的人全身裹得严实的很,都留不得一点给风雪趁虚而入的机会。但有趣的是,雪花却在他的胡茬上停留了下来。只见他一面牵着马一面抵着风雪前进。茫茫的天地间,让这一阵清脆的驼铃声带来了生机。我立马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这一支队伍,从何而来,又往何去?满载着路途上的故事,伴着风雪,往远方而去。
焦距:单次自动对焦 光圈:F7.1 速度:1/800 感光度:ISO200
作者自述:
在孩子的世界里,快乐是一切!一切也都归于快乐。
2012年11月的一天,和朋友们相约到彝族乡下采风,整整一上午净拍了一些不是很走心的片子,看着时间过去大半,内心略有些失落之感。在翻过一道山梁之后,一群孩子在高原上的自娱自乐的场景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蓝天白云下的童真竟是这般无拘无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快门就像面对冲锋的子弹毫不吝啬的欢歌起来。不要气馁!好照片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摄影的至高乐趣。
孩子们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停止他们的娱乐,这也给我了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不同场景下的拍摄:横幅、竖幅、剪影、中景、远景、特写!我的心情似乎也受到了孩子们的感染而愉悦兴奋。
真的很感谢摄影给我带来的快乐,正如孩子们一样。摄影让我回到了童年般的幸福。
焦距:15mm 光圈:F/4.0 速度:1/5秒 感光度:ISO-500
作者自述:
打铁匠姓孔,我从13年初开始拍摄关于他的专题《你未曾见过的打铁孔》,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去看他、拍些照片。之所以用“你未曾见过”是因为在我之前,无数摄影师已经来给他拍过照片,中央台、凤凰卫视也都采访过他,对拍照他也是应对自如,于是我就琢磨拍他的生活,一个匠人的真实生活。而这次获奖照片是没放在专题里的。那是一次刚从一个日本人那里收了几个奥林巴斯老镜头,其中一个是15mm的鱼眼,转接索尼A7试镜。我一如往常来到铁匠铺,一看取景器,镜头几乎网罗了这小铺子的一切!打铁孔每天午后是雷打不动的午睡时间,这时正要休息,见我来便又和我聊天,我边聊边设置好相机拍了几张。
后期用LR对高光和阴影以及对比度和清晰度简单做了调整。拍摄时心态是比较随意的,但是操作是认真的,事后也没有太多关注这张照片,直到参赛选片才意识到整个场景的不同寻常。除了场景之外,我想照片的情感和我与打铁孔长期建立的默契也是分不开的。
焦距:50mm 光圈:F5.6 速度:1/13s 感光度:ISO2000
作者自述:
这是在三明重型机器厂拍的一幅图片。待加工的零件摆放在操作现场,一个个就像脚丫一样。我站在行车的走道上用尼康D610俯拍,这样所有的色块就更突出,形式感也更好。处理图片时,就压暗了地面的高光,用两张图片合成,填补没有的空缺,再把红色的进一步突出,修改人物衣服的颜色,改为蓝色,色彩上就起到对比。
焦距:70毫米 光圈:F/10 速度:1/200秒 感光度:ISO-125
作者自述:
2013年4月清明节期间,应几个驴友相邀,5个车10几个人耗时1天多的时间与于4月4日下午5点抵达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喇荣沟色达藏传佛学院。
当天晚上下起了大雪,第二天一早,色达佛学院的喇嘛和觉姆居住的小屋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全是白皑皑的雪。汽车上也铺了10多厘米厚的雪,在我的坚持下,司机只好发动汽车,跑了20多公里冰雪路从县城赶到色达佛学院。我也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景象,感觉非常震撼,用佳能7D和70—200镜头就是一阵猛拍。回来后就没有管他了,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调片。然后就是投稿,第二次投国际摄影比赛就荣获阿联酋国际摄影比赛彩色组金奖。
故事后面的故事,第一天晚上在色达佛学院后山拍夜景下山时,因为下雪,司机视线受影响,直接把越野车的前桥搁在了悬崖边,我们下车一看都吓傻了。
或许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吧。
焦距:58mm 光圈:F3.5 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600
作者自述:
这是一个为期一年的运动会拍摄项目,每月一个比赛,一共十二项比赛。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不仅具有对抗性、拼斗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观赏性。
站在室内篮球场顶上的灯光走道里,在不能影响比赛的情况下,我小心翼翼向下拍摄,前面主要拍摄运动员投篮抢篮板的画面,场面虽然精彩但是画面还是比较杂乱。
第一场比赛刚结束,准备进入第二场比赛,感觉高角度拍摄发球瞬间应该也同样精彩,于是快速移到球场中间正上方,向下俯视取景,在裁判员抛球的瞬间,连拍3张,抓到了这个发球瞬间,地板上的圆圈,运动员之间的紧张动作、表情,裁判员抛球的动作,用独特的视角呈现出篮球运动精彩有趣的一面。
篮球运动技术繁多,战术形式多样,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必须具备勇敢顽强的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拍摄这张篮球比赛作品,深深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也感受到拍摄的艰辛。
焦距:58mm 光圈:F3.5 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600
作者自述:
2013年元旦假期约好友8人成行赶赴坝上草原采风。冬季的坝上气温白天都在零下20度左右,早晨5点出发,两辆越野车颠簸的行驶在坝上草原厚厚的积雪路面上,大约1个半小时的路程到达拍摄地点,站在户外时间一长就冻得浑身发抖。几棵树错落有序的出现在眼前,早晨的阳光照射在草原的树上,折射的阴影投射在白雪上,呈现出宁静又充满活力的画面。作品后期处理成黑白影调,形成黑白灰三个色阶,以高调的白灰为主色调表达出宁静的气氛。
科威特时间2016年4月21日晚,第三届科威特国际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科威特隆重举行,现场揭晓本届赛事各个奖项,中国摄影师胡卫国获本届赛事全场大奖,其凭借作品《担当》获此殊荣并获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来自温州的摄影师陈洁《体育的另一面》获体育组金奖,袁剑波的《风雪途中》获一般组金奖,杨彦的《让快乐飞》获体育组银奖、王若邦的《老铁匠》获人物和肖像组银奖,唐明珍的《色彩与空间》获一般组银奖。另外,洪碧云的《争球瞬间》、陈卓辉的《雪后》、荣庆军的《居屋》在各个组别中分获前四名各个奖项。以上获奖摄影师分别获得2500美元到10000美元不等的奖金。值得一提的是,这九个奖项中,其中包括全场大奖在内,共有8个奖项是由尚图坊专业代理机构制作转送,彰显实力。
本次赛事共产生33个奖项,总奖金20.3万美元,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新加坡、西班牙、孟加拉等国的摄影师斩获各个奖项。所有获奖摄影师均受邀出席了颁奖典礼,并在科威特进行为期四-五天的摄影交流和参观活动。赛事共设有英雄组、体育组、风光组、野生生物组、人物和肖像组、一般组以及科威特组共七个组别,本届赛事共收到来自187个国家的两万多幅参赛作品,其作品数量和赛事规模均远远超过往届。
本届赛事评委阵容强大,包括国际摄联(FIAP)主席里卡多•布西,国际著名摄影家瑞泽•德哈特等在内的,来自法国、英国、意大利、中国、阿曼及科威特的6个国家7位评委。中国摄影家郭宬受邀担任本届赛事评委。
中国全体获奖摄影师和中国评委郭宬颁奖现场合影
尚图坊,为您搭建通往世界的桥梁,让您的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尚图坊,期待更多中国优秀作品,能够在国际摄影舞台展现风采!
尚图坊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