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联系QQ

联系微信

公 众 号

新浪微博

本站快报
专访论坛 - 专题访谈
专访荷赛获奖者——李怀峰:以观察者的姿态贴近生活
发布时间:2018-03-10  阅览数:13683

编者按:

     当地时间2018年2月14日,正值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第61届荷赛(WORLD PRESS PHOTO)获奖提名作品名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布并传来喜讯,由尚图坊转送的中国摄影师李怀峰的作品《土窑·家园》获得获人物类单幅提名,成为本届荷赛唯一获奖的中国摄影师。

      这已经不是李怀峰老师首次斩获如此有影响力的国际摄影奖项。早在在2017年10月,李怀峰老师便在第15届IPA国际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中,一举斩获年度IPA中国大奖赛年度深度摄影师称号,同时受邀出席在美国纽约举办的露西奖年度颁奖典礼。该赛事为拥有“摄影界奥斯卡”之称的露西奖的姊妹奖,在业界也是颇具影响力。

      短短几个月,李怀峰老师便在两个具备相当影响力的国际摄影大赛中连续斩获大奖,在这个看似偶然的背后,又有多少必然的成分呢?带着这些问题,小编特意独家专访了李怀峰老师,希望李怀峰老师的大奖及其作品背后的故事,能够给广大影友的摄影创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李怀峰,1968年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2004年自主创业成立兖州星光纸业有限公司,2011年学习摄影,2013年加入省摄影家协会,2014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拍的好吗》获2012年好客山东休闲会摄影大赛二等奖;

《外教演起皮影戏》获2013年好客山东休闲会摄影大赛一等奖;

《家的味道》获2017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推荐奖;

《最高的灌篮》二十六届国展入选;

《汗水逐梦组照》获得lPA国际大奖赛中国赛区深度类金奖十年度深度摄影师称号;

《土窑.家园》获六十一届荷赛人物类单幅提名。


      2018新春之际,备受关注的2018荷赛终于公布了年度获奖作品名单。本届荷赛吸引了来自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4548位摄影师的参加,收到了73044张作品。

      不同往届赛事,这次主办方在评选结果上玩起了新套路:仅公布了年度照片提名以及8个摄影比赛类别和4个数字故事比赛类别的获奖提名作品名单(今年荷赛取消了日常生活类,增设环境类),它们分别是来自22个国家的42位摄影师的作品。而最受大家关注的获奖排名留足了悬念,需等到4月12日的颁奖典礼上揭晓。值得注意的是,由尚图坊转送的来自中国山东的摄影师李怀峰凭借作品《土窑.家园》获人物类单幅提名,成为本届荷赛唯一获奖的中国摄影师。这是尚图坊连续两年成功转送中国摄影师作品荣获荷赛奖。

       由此,尚图坊小编对李怀峰老师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与大家一同分享他的摄影心得和感悟。

《土窑.家园》(第61届荷赛单幅获奖提名)

尚图坊(以下简称尚):李怀峰老师您好!首先要再次恭喜您的作品《土窑.家园》成功入围第61届荷赛,且是唯一一幅入围的中国作品!这是您第几次参加荷赛呢?

李怀峰(以下简称李):其实严格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荷赛。2017年(第60届)参加过一次,但那时候,我对荷赛理解得不透,每个类别的照片没有正儿八经地研究过。而且,我学摄影的时间不长,2011年我买了单反相机。去年,我随便投了几张,投完以后就后悔了。事后再看往年荷赛入选的照片,感觉自己的投稿有点太轻率了,因为我没有精心组织参加比赛的照片。所以对我来说,上一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加荷赛。

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一个其乐融融的幸福之家。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大人忙着,孩子嬉闹着。日子虽然平淡,可这正是家的味道! (《土窑.家园》组照)

尚:这次在选送参赛主题时,您从哪几个方面来考量?有没有投稿到其它组别?

李:这一届的荷赛,我是有所准备的,投了两组专题。第一个专题是我2013年拍摄至今的杂技学校;第二个专题是《土窑.家园》,投的是环境类。这是荷赛第一次设置环境类,这个类别比较宽泛。我认为,环境离不开人,人的生存环境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土窑在中国有好几千年的历史,现在还保留这种生活方式,看完征稿启事后,觉得《土窑.家园》比较符合。

我当时投稿的时候,还有一组表现杂技的专题也是比较有针对性的。 “土窑”的专题是一个长期的专题,想多积累一些。荷赛开始征稿后,我了解到,里面设置了环境类,我就想试试看,所以就编辑了5张照片,和杂技的专题一起投了荷赛。

尚:您当时是怎么得知结果的?之前有想过自己的作品会入围吗?这次获奖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李:18年1月18号中午接到尚图坊工作人员的短信,调原始图像,在2月14号晚上8点多在网上看到获奖的消息,尚图坊工作人员同时通知确认作品入围。

在自己的内心肯定想过自己的作品会入围,但又感觉希望不大,毕竞自己摄影时间很短。这次能获奖对于我来说,这几年来在拍摄人文纪实执着,坚持也是一种小小认可吧。

89岁、四世同堂的老人,在自己居住了70年的土窑里和祖孙们在一起。(《土窑.家园》组照)

尚:能简单介绍一下这组作品吗?

李:这幅照片拍摄于2016年11月4日,地点是中国山西省黎城县。这幅照片代表了中国当下山区农村居住在土窑里的农民真实生活状态,没有美化,也没有丑化;山区窑洞的农民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们生活的很温馨,照片中两位老人一边做饭一边在观看老人机播放的娱乐节目,这种老人机类似Mp3,在这一地区很普遍,农民们居住在窑洞里,清闲之时看看播放的媒乐节目,其乐融融。

我这个系列组照《土窑.家园》的照片里,有许多照片都很有特点,但这张照片更具有代表性,特点更突出一些,两位老人一直居住在土窑里。土窑是中国古老居住形式之一,冬暖夏凉,使居民能够在冬季保暖避寒一个初冬的早晨,阳光和煦的时光,其乐融融,可爱的小狗也是那么温馨幽默,充满人性的喜悦。


今年山西太行山柿子大丰收,夫妻二人在窑洞里将收获的柿子去皮做成柿子饼。阳光明媚,丝丝缕缕的光线照进简陋的窑洞里,也照在他们充满丰收喜悦的笑脸上。(《土窑.家园》组照)

尚:怎么会想到去拍摄这样一个题材?

李:我是一个自由摄影师,不属于那种媒体专业摄影师,但我一直酷爱摄影,从事人文摄影的题材创作和拍摄。这幅获奖的照片就是我人文系列组照《土窑.家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张照片。《土窑.家园》是我目前摄影专题计划中的一个主题拍摄项目,我已拍摄了很长时间,项目还没结束,我还要继续拍下去,想把中国目前土窑家园的状况拍完整,拍出山区农民现在的生活现状来。

尚:是否想通过这张照片传达一些特别的东西吗?

李:我对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土窑充满好奇,从我见到它的第一次时,就蒙发了一定要拍下去拍好的念头。通过实地拍摄,我对山区农民产生了感情,他们淳朴、善良、勤劳、乐观的人生态度打动了我,我常常兴奋地彻夜难眠,把他们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环境表达出来,记录下来是我目前拍摄计划中的重中之重。


虽然居住在破旧简陋的窑洞里,但是生活得很红火、幸福和快乐。生活如此简朴,他们依然给自己的女儿买了生日蛋糕,幸福快乐的为她过生日。满屋洒满了温馨与幸福。(《土窑.家园》组照)

尚:有媒体谈到,从这几年荷赛获奖作品来看,出现越来越多比较重视美感的作品。有人说,纪实摄影已经演变了,它不仅仅是一张标志性的战地照片或者新闻图片,看似很安静,很日常的场景也能折射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但也有人说,荷赛的新闻性弱化了。对此,您怎么看?

李:新闻的主体是人,新闻的来源是生活。纪实摄影师把镜头对准百姓,这里才有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影像。这些普通的人虽然不那么绚烂,但由于紧接地气而实实在在,我只是通过我的镜头把山区老百姓健康的质朴的生活,以最根本的方式让人更好的理解方式或者吸引人的方式打动人的方式传达出来。

学生们在练功房里练功。(《汗水逐梦》组照)

尚:此前在2017第15届IPA国际摄影(露西奖姊妹奖)中国大奖赛中,您也通过尚图坊转送您的一组组照作品《汗水逐梦》参赛,一举斩获年度IPA中国大奖赛年度深度摄影师称号,同时受邀出席露西奖年度颁奖典礼。这也是一次非常重量级的荣誉。可以谈谈您的获奖体会吗?

李:这个奖旨在表彰世界上最杰出摄影大师的成就,被誉为国际摄影界的奥斯卡奖。在过去的十余年里,表彰了100多位顶尖的国际摄影大师,其中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勒松,马克·吕布,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乔尔·梅耶罗维兹,约瑟夫·寇德卡,威廉·克莱因,布鲁斯·戴维森,玛丽·艾伦·马克,安妮·莱波维兹,斯蒂夫·麦克科瑞,大卫·伯耐特等等。2013年10月,中国摄影家李振盛获得露西纪实摄影杰出成就奖,成为露西奖创立十多年来全球首位华人得主。我获得这个奖项深感荣幸,也很忐忑,因为自己还有许多的知识需要充实,还要继续努力!

老师在帮一名9岁学生做压腿动作。(《汗水逐梦》组照)

尚:一举获得两个含金量如此之高的奖项,非常难得! 据了解您这两次获奖都是通过尚图坊代理参赛的。为什么会选择尚图坊这个平台来作为作品与国际接轨的途径呢?

李:首先感谢尚图坊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专业人员为作者服务,尚图坊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值得钦佩。尤其是这次获的荷赛奖之后,尽管国内处于春节假期期间,但因为主办方要帮着订机票和办理签证,等等一些出席颁奖典礼行程的安排,文字及语言上的沟通有诸多不便,尚图坊特地为我安排了专业翻译时刻提供帮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年三十家人团聚时刻,尚图坊翻译人员放弃休息时间为我翻译荷赛组委会发来的通知信函,让我感动也很感谢。因为他们的帮助,使得我能够及时与主办方沟通交流。

尚:通过几次和尚图坊的合作,您怎样评价尚图坊这样一个平台?以后您如果参加国际影赛还会继续选择尚图坊吗?

李:通过和尚图坊的合作,使我更加坚信尚图坊的专业和敬业精神,在此感谢尚图坊全体员工,感谢尚图坊艺术顾问郭宬老师。我以后看好的国际摄影大赛都会交给尚图坊全权代理。

这名8岁的女生在做这个动作时钟定在15分钟。(《汗水逐梦》组照)

尚:《土窑》,还是《汗水逐梦》,都是非常典型的人文题材。在我国,这些题材也一直深受广大摄影师的喜爱。那么对于该类题材的把控与拍摄技巧方面,您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吗?

李:拍摄我们这个国家特有的东西,贴近生活,贴近身边百姓。

这名8岁的学生在独立做倒立,动作规范到位。(《汗水逐梦》组照)

尚:您的作品大多是人文纪实类的,在您看来纪实摄影有着怎样的魅力?这么多年的摄影经历走下来,您有什么感悟?

李:我在开始拍摄人文摄影的时候,也走了不少弯路。我去过西藏、新疆、宁夏、四川大凉山,都没少去。我也没出国拍摄过,不太感兴趣。但慢慢地,我觉得,一是路途遥远,二是时间仓促,都是走马观花似的,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期坚持。自从我2016年走进太行山以后,我觉得找到方向了。太行山一带离我的家乡山东济宁很近,开车四五个小时就能到,一般早上出发,中午就能赶到,拍摄两三天,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我也能及时赶回家。

我们的国家有很多题材都是独一无二的,能把这些拍好,就可以了。我去大凉山四次,那边很贫穷,我看到很多反映当地的作品都是表现他们很贫穷,但我拍摄的时候,就想聚焦他们积极抗争贫穷的精神面貌,表现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们每天要学习二节、90分钟的文化必修课。(《汗水逐梦》组照)

尚:获奖之后,有什么最新的专题或是计划呢?

李:虽然很幸运在这荷赛和IPA大奖赛中都获奖了,但是我深知自己还需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我学习摄影的时间不算很长,我一直认为自己在摄影之路上依然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拍出更有深度和力度的作品。所以接下来的两年,我会将自己首要的任务定位为学习,提高自己对摄影的理解和感悟。在拍摄题材上,我还是会继续在山东、山西、河北拍摄石碾和土窑的专题。


荷赛大家谈

      我们任务是挑选一张“最佳”作品(以及每个组别的获奖作品)。“最佳”包含的内容很多:作品能够传达许多不同的信息,同时又非常简单富有冲击力。更深一层来说,简洁!个人来讲,我希望作品能表现尊严、思想深刻、人文气息浓厚。

      关于所提及的改变,在许多组别中,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纪实摄影越来越能够体现创造性,这与这个行业的改变息息相关。这个领域正根据环境做出调整。由于摄影师学习的渠道已经不再局限于杂志和报纸,他们需要更开阔的渠道,需要思考作品如何能够通过展览、书籍、在线发表或者其它方式存在下去。这种想法改变了他们的摄影手法,于是纪实摄影有时候变成了艺术与传统记录作品的结合体。……

      我相信设置环境组别非常重要。它是对专业摄影师的奖励,也是一种认可。如果说如今还有什么课题需要研究和远见,只能是环境。归根结底,没有什么与环境无关:经济、地理、人、自然以及我们未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摄影师必须非常努力才能把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引人深入并且真实可靠。这些都让环境组别值得单独的认可。

——第61届评审团主席,GEO France摄影总监  玛格达乐那·赫热拉


      我觉得纪实摄影已经演变了,它不仅仅是一张标志性的战地照片或者新闻图片。在这个圈子呆了一段时间你会了解为什么很多摄影师会去拍战地。有一部分人觉得拍战地会很快脱颖而出。

       我们现在都要被照片淹没了,已经对报纸上的冲突和死亡变得麻木了。观众变得更为复杂,不单是想要一张直接描绘冲突的照片。引起我们对欧洲难民潮关注的不是一张叙利亚轰炸的照片,而是沙滩上一个孩子的尸体。叙事的方式改变了,观众更加成熟,我们这个行业也应该改变。你可以说那张照片很安静,很日常,但那个故事所表达的确实是去年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不觉得它是文不对题,它可能是一个比较让人惊讶的选择,但我个人是欢迎这个改变的。

——第59届荷赛当代问题组初评评委,VII图片社成员,新加坡纪实摄影师  沈绮颖(Sim Chi yin)


      一个本不大的小圈子之所以搞出这么大动静,我想无外乎这么几个方面:一、全球视野。“荷赛”从最初的荷兰国内新闻摄影比赛扩展到全世界的范围,得益于“顶层设计者”的全球视野,这为以后的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坚持与推广。“荷赛”依靠基金会的支持,坚持每年一届的传统,不断推广它的理念和作品,扩大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三、作品服从新闻价值标准。就“荷赛”的评选标准来说,中国学者早有研究并总结出5条标准:题材重大、瞬间动人、技术完美、拍摄艰难、效果显著,而这5条标准又都服从于新闻价值这一最首要的标准。(《从“荷赛”四十年看世界新闻摄影发展》刘庆云1997)。四、战争、灾难、疾病、暴力、污染等照片对人构成视觉刺激,容易产生社会影响。五、摄影表现手法独特,有摄影师的独立思考。六、具有被全球摄影师认可的新闻摄影比赛数量不多。

      1996年第39届“荷赛”,山东画报李楠的作品《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获艺术类单幅金奖,2000年第43届“荷赛”,中新社王瑶的作品《60岁重返舞台》获艺术类组照金奖,2002年第45届“荷赛”,中新社贾国荣的《中国体操夺冠赛》获得体育类单幅铜奖。尽管在这些获奖作品中,都没有触及到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但“过了河”的摄影师们至少摸到了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基本宗旨的含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新闻与媒体制作教研组长,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  程铁良

打 印】【关 闭】【顶 部
About us|关于本站|商业服务|广告洽淡|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商业街经中路124-136号二楼(开元广场对面)
Copyright © 2008-2024 shangtu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6-88808528   邮箱:shangtuf@163.com 
尚图坊国际摄影 版权所有 v3.19.0606 浙ICP备09002129号
特别申明:如未注明则文章来源于网络,小编对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技术支持:乡巴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