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权是2004年开始接手丽水国际摄影节及摄影高端论坛组织工作的。在这之前,他只是丽水这个中国摄影之乡的诸多摄影师之一。工作之余,静静地穿梭于丽水老街,庆元廊桥,悠闲惬意地记录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其实我更喜欢纯粹的自己,如果其他人来做组织工作,我就是一个纯粹的摄影人,那是件幸福的事。”王培权说。
2004年是个转折点,时任丽水市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的王培权接手丽水国际摄影节的具体工作。此时的摄影不仅仅是爱好,成为一项工作职责。王培权相信,因为喜欢摄影,他更多从摄影本体去考虑,而不是仅仅把她当成一个节庆活动。
解决实际问题,做平台性建设
举办论坛,为我们解决实际的关键性问题,也为中国摄影的发展做平台性建设。
浙江摄影网:丽水摄影高端论坛是怎样发起的?
王培权:丽水摄影高端论坛是2004年伴随丽水摄影节开始的。因为当时我们对理论不太重视,很多摄影人认为摄影重在影像实践,和学术理论关系不大。2004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定下,10年五届国际摄影节都放在丽水,所以我们决定同步举办摄影高端论坛,那年丽水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一起举办了中国摄影艺术高端论坛。
后来我们发现一年之内,既要搞摄影节,又要做论坛,而且每个环节都要做好,非常紧张。所以就想到把论坛和摄影节在年份中错开,这样有利于开展工作,我们也可以冷静地坐下来思考。而且优秀的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
浙江摄影网:发起这个摄影高端论坛的初衷是什么?最直接的效果是什么?
王培权:举办论坛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论坛能解决我们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也给本土摄影家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每次论坛的主题都和下一年的摄影节有很大关系。比如2008年摄影论坛的主题是《摄影作品收藏和展示》。如何收藏影像作品,这和当时刚建立的丽水摄影博物馆的需求非常吻合。通过论坛的讨论发言,可以帮我们明确摄影博物馆的收藏方向,以及自身定位。
而影像作品的展示恰恰是丽水国际摄影节的内容。我们把这几个问题都糅合在一起去解决。很明显,2009年丽水国际摄影节的成功转型和这个论坛有很大关系。而今年这个《21世纪华人摄影文化》论坛肯定会和明年的摄影节有关,为明年摄影节提供学术方面的资源。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这个高端论坛能为中国摄影的发展做平台性建设。最初考虑到今年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和港澳台通商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想做《港澳台的纪实摄影》这个主题。虽然在2000年之前港澳台的沙龙摄影对大陆影响非常大,但我在台湾、香港、澳门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实际上也有很多纪实作品,有很多当代影像作品。
后来和专家交流后,我们决定把话题放大,做华人摄影。这次论坛对明年摄影节的人员邀请是非常有利的。
摄影节成功转型的原动力
学术委员会和组委会的分离,策展人制度的建立,以及摄影节整体框架的形成为2009年的国际摄影节转型提供原动力。
浙江摄影网:刚才提到,摄影论坛为摄影节成功转型提供原动力,是哪指哪方面?
王培权:有媒体评论,2009年丽水国际摄影节成功转型。主要指两方面,一、学术委员会和组委会的分离;二、策展人制度的建立。去年我们征集了“十大策展人”。还有就是摄影节整体框架性的建立,包括中外摄影师见面会、摄影专家见面会等。这种架构突破了摄影节一般的展览、比赛、讲座的模式。
2004年我开始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以为摄影节就是几个人拿作品来展览展览。连续两年去了平遥、青海,也去了大理国际摄影节,一看都差不多。我觉得这样不行,摄影节整体品牌的形成与塑造必须有几个关键性的东西。什么是国际摄影节?怎样吸引国际摄影师?我们强调学术性,学术性在哪?如何提升整个摄影节的学术水平与品味?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去年才做了大调整。
首先,由学术委员会指导摄影学术性的建设,这是关键。我们相信学术委员会和组委会的分离会让整个评选更公平、公正、权威。虽然你是组织者,并不说明你有学术水平,那就别去掺合。
我们在2005、2007年对展览的策划做了一些尝试,2005年做了“十大摄影网站联展”、“专业摄影媒体联展”,每个网站推出一个展览参与我们的摄影展,当时反响不错,而且后续报道非常及时。但是活动虽然完成了,整体的学术水平还是没能提高。2007年我们邀请了策展人,这给我们很大启发。那次刘树勇、鲍昆、胡武功,河南的余德水,海南的黄一鸣都来了。策展人会带来很多资源,而且他们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看,最起码对自己的作品是非常负责任的,绝对不会把某些人的作品拿来随便放一起。而且他们下面有很多摄影师,也会带动人气。
2009年我们觉得这样邀请不对,因为策展人这个词现在很时髦,但不规范。比如到底哪些人算策展人,谁来认可策展人,策展人的门槛是什么,都没有一个界定。这恰恰是我们摄影节可以讨论关注的话题。所以当时我们策划了 “中国十大策展人” 征集活动。后来艺术报发表了一篇《2009年丽水国际摄影节开启了中国策展人时代的到来》。我们对策展人的要求,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主题。
摄影节要让有不同诉求的人得到满足。对一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而言,他希望得到更多创作方面的引导,而对一个成功的摄影师,他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进入媒体、画廊、博物馆、市场的视线。还有些人喜欢比赛,我们就搞比赛。组织者就是做好服务工作,为摄影人搭建更多平台,这样也完成了政府希求的提高当地知名度。
另外,去年我们对展场的布置也作了调整。把展场分为国际展区、策展人展区以及摄影家展区,这样可以让观众有目的地去看作品。
融官方背景与民间情结于一体的丽水摄影节
1999年之前,老一代摄影家吴品禾、初小青推动形成丽水摄影的品牌效应。2000年之后,丽水政府反哺摄影。
浙江摄影网: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具有官方背景的摄影节,您对她今后的发展有何期待?
王培权:去年,摄影批评家刘树勇对丽水摄影节提了84个问题,问得非常细。我和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谈过去,最后他说,目前最看好丽水摄影节。一、丽水摄影节是政府主办,有官方优势,资金保障,运作规范,资源丰富。二、丽水是摄影之乡,这个摄影节和丽水人民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丽水摄影节和其他摄影节最大的区别。
在1999年之前,丽水摄影节基本上是老一代摄影家吴品禾、初小青他们在民间自发组织,最后形成丽水摄影的品牌效应。2000年之后,丽水市政府看到了这个品牌,反哺摄影,进一步推动摄影的发展。2004年,丽水市政府和中摄协签署了10年五届国际影展落户丽水的协议。我也是在2004年开始接手这项工作的,当时就定下,由市委宣传部具体承办丽水国际摄影节。现在反思,我们在2004年、2005年也缺少经验,做得不好。
但是丽水摄影节有政府的资源优势、强大的群众基础,以及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几届下来,我们一直在扎扎实实地提升,我相信丽水摄影节会越做越好。
为摄影理论的发展作推动性工作
浙江是摄影大省,人才济济,更需要思想的交流碰撞,希望做些推动性工作
浙江摄影网:丽水举办国际摄影节、高端论坛,是否会受区域性的影响?
王培权:是的,特别是2007年之前,地域性问题确实比较严重。现在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特别是在吸引摄影家的时候,虽然去年北京电影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的学生也过来参展了。不过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像平遥摄影节,对山西、陕西的摄影家来说就非常近,我们过去就不方便。丽水摄影节,他过来就不方便了。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主要定位在华东区域。地理位置近,来去方便,去年宁波的沈一鸣老师也来这里策展。我已经看到其中一位作者李蔚的作品出现在一些媒体上了。浙江是摄影大省,人才济济,更需要思想的交流碰撞,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做些推动性的工作。
至于学术论坛,是不会受区域的影响,得益于信息时代的方便性。让我们非常欣慰的是,无论是中国摄影家协会,还是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或者是各地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钟爱丽水。我们搭建这个平台,不仅希望本土摄影家的关注,更希望所有浙江摄影人,甚至整个华东地区的摄影人都能参与进来。
(来源:浙江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