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联系QQ

联系微信

公 众 号

新浪微博

本站快报
专访论坛 - 专题访谈
混沌中求发展:那日松谈中国影像市场现状(转载)
发布时间:2010-11-26  阅览数:5185
 
  
论坛上发言的那日松

  那日松著名策展人、798映画廊艺术总监、《像素》杂志主编。曾任《大众摄影》编辑、“易拍网”资讯总监、《北京青年报》图片编辑、《摄影之友》执行主编、《photo》(中文版)执行主编、全景视觉传媒副总裁、华道图片传媒总裁。多次担任国内外重要摄影节策展人、艺术顾问。

  背景介绍:2010年11月12日上午,那日松在港澳台及大陆摄影家共聚一堂的丽水摄影高端论坛上主讲《中国影像市场现状》,对中国影像市场的诟病剖析地入木三分,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主要问题整理如下:
浙江摄影网:国内影像市场主要有哪几种?

  那日松:中国影像市场分为低端商业型图片和高端收藏型图片。前者指用于广告、媒体等商业用途的图片,包括即时的新闻照片、定制化广告拍摄和图片租赁库。后者指可以用来收藏的照片,以照片的艺术性为标准。


国外画廊

   浙江摄影网:作为资深编辑,您对一级市场有深刻的观察经验,您认为中国影像市场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那日松: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摄影发烧友最多的国家,但是摄影更多的体现在政府的御用宣传和个人的怡情养性方面。现实的压力使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考虑如何让自己手中的图片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尤其是新生代的独立摄影师。

  10多年前,本人曾经在《大众摄影》杂志上主持过这样一个讨论:如何让照片换成钱。当时中国很少有“自由摄影师”或“独立报道摄影师”的概念,然而近几年,摄影商业性价值的体现和青年摄影师生存的压力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貌似繁荣的中国摄影,其实是一个完全畸形的状态,以摄影比赛为主导的业余和沙龙的摄影是中国摄影的主流。而职业摄影师和影像艺术家生存的商业图片市场几乎是一片荒漠。

  严格来说,中国真正能够靠卖图片生存的摄影师寥若晨星。报道的、专题的摄影师们几乎没有独立生存的可能,除非是给国外供稿的,但挣钱也有限。老一辈摄影师大多有公职的背景,即使现在号称自由摄影师的,也大多还拿着退休金,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新一代的摄影师完全要靠自己,在市场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的环境中,完全靠拍商业照片或者靠画廊生存几乎不可能。

  总的来说,中国的摄影师几乎没经历过市场教育和历练,以前的教育也全都是摄影比赛的教育,这是中国特色,拍照片就是为了比赛拿奖。

浙江摄影网:那么在当今中国,低端商业型图片和高端收藏型图片的市场状况如何呢?

   那日松:商业图片市场在中国,形成也不过15年左右,非常不规范,比较混乱,低价竞争和盗版,以及国际大图片公司的冲击和垄断,使中国本土的商业图片公司非常弱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中国摄影师的图片进入这种图片库市场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四川摄影家郭际的照片被盗版,并引发2010摄影界又一次造假事件

   而收藏型图片在中国形成很晚,如果从中国第一个真正专业型的画廊“百年印象”的成立算起,中国摄影收藏也不过7到8年时间。2006年12月的华辰影像专场拍卖,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似乎就迅速达到了高点。2007年更是诞生了不少专业的摄影画廊,泡沫迅速泛起,很多人欢呼摄影的春天来了,但实际的情况是 ,由于没有真正实际的市场支持,这个春天只持续了不到两年时间,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就回归现实。

   现实情况是:中国的照片收藏市场几乎从来没有真正形成过。据媒体调查,中国前10名首富只有两个有收藏的爱好,还都是香港的。媒体上各种照片的收藏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只是感兴趣,不确定,起伏很大。目前收藏中国摄影家照片的藏家以国外为主。但他们喜欢的基本是以当代艺术(观念摄影)为标准的。

  目前的市场,中国能真正进入收藏领域的摄影家也很少。被收藏的摄影家一般有三种:摄影史上经典摄影家,有潜力的正在发展的老摄影家,刚被发掘或未被发掘的老摄影家。那么由于整个摄影收藏市场的低迷,加之摄影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又很尴尬,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市场评价体系,因此真正能被认可收藏的中国摄影家很少,很多非常优秀的摄影家由于此类原因而被市场所埋没。也就是说,其实中国的影像价值是被严重低估和误读的。

  2002年以后,中国摄影产生了两种“语境”:一种是类似于摄影家协会体系的“传统摄影语境”,这种语境几乎没有市场化的概念,还沉浸在比赛和获奖的情景里。另一种是“当代艺术的语境”,这是一个几乎完全市场化的语境。尴尬的是,那些寻求市场化的摄影家们被夹在了这两个语境之中。

浙江摄影网:中国图片市场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您个人认为国内摄影界还存在其它明显的问题吗?

  那日松:第一,年轻摄影家往往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我这经常会有很多来访者。摄影是门艺术,通往艺术的巅峰之路总是崎岖的。这个浮躁的物欲横流的社会,年轻的一代渴望成功又常常受内外界干扰,要心静下来,才能有所造诣。第二,老摄影家往往成为一些人(子女)的摇钱树。第三,大众对收藏的基本知识的匮乏。第四,画廊及摄影家相互缺乏诚信,画廊在基础建设及准备上不足,没有大的资本支持中国的影像市场。


国外收藏家在中国画廊“打猎”

  我举个例子。2004年,我曾经建议一个中国收藏家拿出200万人民币收藏中国100个最重要摄影家的作品,也就是说,收藏一个小的“中国摄影史”。但各种原因,也包括我没有时间去实施,结果几年的时间,虚火很旺的中国影像市场的价值翻了几倍,原来的200万根本不够了。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但摄影家手中的照片价格却已经超出了国际标准。本来只值几千的照片被炒到了几万,但有价无市,骑虎难下。在一级市场(画廊市场)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中国摄影收藏的二级市场(拍卖)倒是先行红火起来,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事,有人指责二级市场过于超前,在目前中国的摄影画廊相对还很弱势的情况下,拍卖的确起到了引领中国影像收藏趋势的作用。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摄影画廊的规范和扩大,二级市场也会相应转变。可以想象,一个限量10张的照片,从第一张就开始进拍卖,后面的9张怎么办?价格上会发生很大的混乱,这个问题已经出现。


国外收藏家在中国画廊“打猎”

  进入收藏市场,不是靠炒作。在中国摄影界还有个现象,就是炒作,市场上什么好卖就炮制什么,很多年轻摄影师迷失在市场中。另外,就是在拍卖上自买自卖,或者找托儿,这些摄影家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给自己的作品在市场定位。表面看,这种炒作行为能获得暂时的利益和虚名,但长远看它会伤害收藏家,也会伤害自己。更重要的是,它会伤害中国的摄影收藏市场,使这个本来就脆弱的市场更加失去“公信力”。

浙江摄影网:您认为国内在建立影像收藏市场过程中存在哪些怪圈或悖论呢?

  那日松:栗宪庭曾经说过,他一直在呼吁把中国的当代艺术留在中国,因为他发现,中国当代艺术顶尖作品几乎都让外国买家买走了。那么这个问题现在同样出现在中国摄影界,因为很明显的一个情况是,现在购买中国摄影的收藏家也基本都是外国人和外国机构。中国最好的摄影家的作品也在不断地流往国外。

  中国的高端影像收藏市场如此糟糕,但与之对应的却是中国有的摄影爱好者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相机,但是从未听说他们收藏过一张摄影作品,哪怕是他们最崇拜的一些中国摄影家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相机市场的繁华与影像收藏市场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不能不说是个怪圈

  中国摄影圈是有钱人最多的一个领域,按说是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收藏市场的,但实际情况,我们摄影人都把钱捐给了日本和欧美的器材商,却没有半点支持过中国脆弱的影像收藏市场。可以说,中国摄影界自己就从没有真正尊重过摄影。

浙江摄影网:丽水摄影高峰论坛也圆满闭幕了,请谈谈您的感想或提供一些建议。

  我觉得丽水博物馆也应该开始有目的有计划的收藏好照片。现在北京摄影圈有个挺好的现象,一些摄影家开始买照片了。另外,一些地方开始建立自己类似摄影中心这样的机构,比如“四川成都国际影像基地”等等,而且他们一开始就想走专业和规范的路子。此外,映画廊也正在转型,渐渐转成真正的摄影中心性质的机构:展览、收藏、杂志、出版、书店、工作室、摄影培训等等。我愿与丽水摄影博物馆一起做中国摄影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也深谙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但是国内摄影界整体氛围越来越好,中国摄影市场在摄影界所有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下,肯定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四川成都国际影像基地


四川成都国际影像基地



                                                                                                                                                  (来源:浙江摄影网)



打 印】【关 闭】【顶 部
About us|关于本站|商业服务|广告洽淡|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商业街经中路124-136号二楼(开元广场对面)
Copyright © 2008-2024 shangtu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6-88808528   邮箱:shangtuf@163.com 
尚图坊国际摄影 版权所有 v3.19.0606 浙ICP备09002129号
特别申明:如未注明则文章来源于网络,小编对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技术支持:乡巴佬工作室